2011/04/19

【重建專題企畫】社區重建、小校再生與轉型:社區營造做為一種方法



【重建專題企畫】社區重建、小校再生與轉型:社區營造做為一種方法

 (文、圖/蘇之涵)
  在上一篇《社區重建、小校再生與轉型之一:九二一與新校園運動》文章裡,我們看了南投縣水尾國小及潭南國小的案例,建築師的思考方式,以及最後呈現的空間樣貌;這一次,我們更近一步地,找到兩個九二一校園重建的案例:台中東勢中科國小、南投鹿谷廣興國小,我們特別強調社區營造協助災後校園重建的過程與經驗,希望透過一點一滴的累積,給莫拉克災後面臨學校重建問題的社區,一些不一樣的靈感。 
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在《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結語中寫到:「社區營造是一種思想、一種做事情的方式與理念,有關社區的公共事務都應該由社區居民來共同參與和關心,需要社區居民一起來想像,提出看法,貢獻智慧和服務,協助解決問題,學習產生共識的方法,最後才能使地方建設與發展成為居民自身的認同與驕傲,並且自發地永續經營。」這樣的概念如何落實在真實的生活裡?甚至是當社區遭遇重大天災,人們被迫面對漫長且全面性的生命與家園重建,我們能否用「社區營造」做為一種方法,看待重建的可能?
  台中東勢的中科國小在2000年遠東建築獎中獲得校園重建獎項的最佳參與式設計獎。校園重建期間,社區與學校組成一個15人的中嵙社區督工隊,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擔任督工隊隊長,其他成員為學生家長及社區人士,他們的背景包括建築、木工、景觀、水電等,而督工隊的主要任務是為新校舍的品質把關。當時參與設計的建築師陳永興說,在整個規劃過程裡,校方與家長都積極地參與,當中經歷了半年的協調與溝通,身為建築師的他,只是在專業上滿足大家的需求而已。而重建後的校園「不但有濃濃的客家味,更是師生們的家。」(羅融,200450
    另一個案例,南投鹿谷的廣興國小,是人本教育基金會、日本森環總合集團協助,與校方和社區一同打造的「新校園」。「新的校園要長成什麼樣子呢?」在參與式規劃的過程中,不論是社區居民、家長或老師們對於新學校各有不同的想像與期待。一開始,有人希望學校有麥當勞、有人希望學校是全木打造的、甚至有人希望學校能有富麗堂皇的視聽教室等等,但是建築師山川尚不隨附這些想像,反而問居民:「為什麼不從廣興村的特色開始想呢?」這個簡單卻根本的問題扭轉了眾人的慣性思維,轉向在地的文化思考。
  一開始的規劃階段,社區家長帶著建築師山川尚四處走訪廣興村,甚至訪問地方耆老。尋訪的過程中,發現原來以種茶、賣茶為主的廣興村除了保有閩南式的傳統茶舍,曾經繁華、車水馬龍的「光華巷」也存有舊時風味。在社區居民高的度共識下,山川尚決定以兩處的社區文化特色,為新的廣興校舍定調。於是,新的校園出現兩兩對稱的平房,為「教室」;而教室之間的騎樓則是「老街」;此外,為了搭配廣興的茶鄉傳統,平房的屋頂特別以磚紅色屋瓦鋪設。2000年,廣興國小獲得遠東建築獎校園重建獎的佳作;而紅屋頂,不僅表現了廣興的傳統特色,更象徵新一代廣興人對在地文化的認同與驕傲。(羅融,200492-93
    回到莫拉克災後異地重建的校園,如果跳脫傳統的樣式,什麼樣的校園環境才能讓使用者與空間有最貼近、自在的連結?讓空間的使用者自己來說吧!讓老師、孩子、家長、社區居民,透過設計與方法,畫出、建造出屬於社區的校園!
重建校園的規劃,不該只是建築師一人的事。
  

<!--[endif]-->
(圖/嘉義縣梅山鄉太和國小校舍與背後的土石流通道。梅山太和是莫拉克風災後受損相當嚴重的地區,風災時學校後面的山坡上,大量土石沿著陡坡一路沖進二樓的教室與校長室裡,校方與社區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清理。太和國小尋找新校地的過程並不順利,今年三月好不容易找到位於縣道169旁的一塊竹林地,地點與時程都順利的話,在台塑的認養下,異地遷建的校園將可以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真正地「重建」。)

  想像,建築師帶著團隊走進校園與社區,參與居民每日的生活,理解空間使用者的需求,將這些最真實的體驗轉譯成細膩的建築語言,然後來來回回地與空間使用者討論、修正。在過程中,原本被動的空間使用者分飾了兩種角色:被觀察者、需求表達者。剛開始的階段,空間專業者們觀察與紀錄下居民的生活習慣,放進設計的模型或圖像中,盡可能地模擬出空間的樣貌。在第二個階段,創造居民表達的機會與對公共議題的關心,然後進入反覆討論與修正的過程,與空間使用者互動,讓討論結果回到建築團隊裡,彙整修正空間設計後,再與使用者討論。
繼續想像,以上來來回回的討論該是什麼樣子?不同的社區需求與對象有不同的參與方式。大尺度的立體模型、甚至等比例空間模型的製作,讓空間使用者從不同角度觀察自己的活動環境,說故事、拼湊出集體的生活圖像。特別是生活記憶豐富的老人家,從熟悉的環境講出各種看不見的線索,從故事中引導出居民的想像,然後由專業團隊及時的討論、修改,進一步體現空間使用者的真正需求。
  風災中受損的校園多位於鄉村地區,自然環境經常是學校最豐富的資產,學習的空間與教材不僅僅在課本與教室裡,更多的學習對象就在社區的人、文、地、產、景中。當社區與學校結合在一起,老師、學生與家長就變成是社區特色與認同感建立最好的推手。偏鄉小校的重建不會是個短期見效的工程,九二一重建校園的經驗可讓我們得到一些靈感,甚至看到改進的空間;至於實踐,或許「社區營造」就是一種最好的方法。

參考資料
蘇昭英、蔡季勳編,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羅融,2004《台灣的九二一重建校園》。台北:遠足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