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肇尉、圖/陳芬瑜-台灣農村陣線)
參與歷坵部落小農復耕至今,跟著農友一起耕作的經驗深受感動,尤其是看到老人家長久從農淬煉成身體上自然而然的「做」,以及在態度上對自然與土地相映共生的執著,駐留在地的親身經驗,也許真能讓我們在未來的社會實踐上有不同的觀念與視野。
發生在台東金峰鄉歷坵部落的「小農復耕支持計畫」,是在八八水災後,由浩然基金會、台灣農村陣線以及當地居民共同參與、組織、執行的經濟扶助計畫。從計畫名稱的字面意義上,小農復耕似乎在關心生產規模小的農民如何繼續從農,不過小農復耕的理念不止於經濟層面,還希望透過經濟的扶助,同時修補目前鄉村社會結構以及自然環境的危機。但小農復耕支持計畫為什麼發生,它又試圖引發哪些層面上的轉變,也許就得先從到過去整個台灣鄉村變遷來過程來談起。
(圖/台東縣太麻里用小農復耕的方式跨越災難) |
從八零年代開始,鄉村地區經歷一連串的鄉村現代化與商品化的過程,瓦解了原以家戶為經濟生產單位的農村結構。又因國家產業政策的轉型,大量的鄉村勞動人口相繼流入都市謀生,處於這樣的社會情勢下,歷坵部落也面臨同樣的情況,部落裡的年輕人不再留在部落謀生,而到台東或是更遙遠的大都會區工作。留在部落的多為年長者及孩童,並多以農業作為副業貼補家用。
此外,過去部落自然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也因為「慣型農法」的耕作方式而消失,雖然當地一直有原住民傳統作物的種植,像是小米、芋頭、樹豆、生薑等,但是方式也不再傳統,更別說種植在部落裡的其它農作物了。
(圖/初步考查歷坵部落的地方脈落過程) |
面對著自然環境的破壞,鄉村年輕勞動力人口流失,甚至是鄉村社會無法永續發展的瓶頸,加上八八水災之後,突顯了社會發展上資源的分配不均,小農復耕的概念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提出與實踐。
透過經濟上的支持協助,當地農民在進行農業經營形式以及產銷通路上的轉型,著手改善農民的經濟困境:小農復耕希望農民從身處於歷坵的生活經驗以及老一輩務農者所擁有的一套無需仰頼化學肥料與農藥的耕作方式,發展出符合在地社會脈絡與自然環境的農法,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同時建構新的產銷通路,讓農民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使農產品能有較合理的價格。
小農復耕也期待農民組織化的發生,讓農友在小農復耕的互動過程中產生農業技術與知識上的交流,也形成彼此關係密切的產銷組織。於是小農復耕將讓農業重新成為可以滿足經濟需求的活動,創造了在地的工作機會,在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人願意留在歷坵,說不定,小農復耕就成為解決鄉村人口流失可能途徑。
(圖/歷坵〈魯克拉斯〉復耕轉型,找回傳統農法) |
而小農復耕又是怎麼進行的呢?而我們學生又是怎麼參在其中?我從八八水災之後開始參與與觀察小農復耕至今,大舉前前後後來訪歷坵不下七次。在小農復耕支持計畫還沒開始前,我們其中幾位夥伴曾參與台大學生的賑災團隊,進入包括歷坵等等地點的東部災區,當時我們還不知道小農復耕這件事,不過也對歷坵有初步的認識。
後來我們從台灣農村陣線的芬瑜與培慧那邊,知道歷坵即將有一個新的社會實踐的嘗試,也就是小農復耕支持計畫。由於我們一直對農村議題想有更豐富的了解,幾位夥伴也就此參與了小農復耕的行動,進行觀察。記得當時是在耶誕節前夕,歷坵部落瀰漫溫馨的過節氣氛,執行計畫的芬瑜與右檸,聯絡當地最主要的合作夥伴聖華,並邀請了參與的農友長輩們進行了一場小農復耕支持計畫的說明會,為了傳達小農復耕行動中,強調自然農法、在地生產、組織培力的理念,芬瑜準備了有關自然農法的實踐—社區的力量—這部紀錄片。在這次的互動中,我們發現執行計畫的芬瑜與右檸,以及歷坵的在地農友是多麼意志堅定的要推動小農復耕。
說明會在這個平和的夜晚結束了,但卻是小農復耕往後漫長而穩健(重點是穩健,深厚的互動與陪伴)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