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小建議】閱讀作伙時,螢幕解析度至少1024*768,才能看到完整的頁面唷~

2010/03/25

【說明會現場】第一分區「南投、雲林、嘉義、台南」

表/第一分區四場場次時間與地點


◎第一分區四場說明會的現場實況報導
(依照各災區所提供之資料作呈現,而有不同的顯示方式)
(圖/潘品言提供)

第一場3/13嘉義 台南平原區@阿里山國中小說明會

圖/流程表


圖/主持人開場(09:00~09:10):簡單說明輔導計畫之想法後,請文建會代表簡報


圖/文建會代表簡報(09:10~09:30) :說明徵選要點與注意事項


 圖/專案執行簡報(09:30~09:50) :
說明徵選與說明會、工作坊期程與社區營造站負責之工作



圖/社區代表提問(09:50~10:10):文建會代表、專案執行、主持人視問題內容回答
    圖/主持人播放重建紀錄片前簡單介紹(10:10~10:20) :影片內容、觀看之學習重點

 圖/撥放影片(10:20~11:20) :第三集╱風光再現


圖/說明社區營造員的使命、工作內容 (11:20~12:00):
簡述影片觀後重點,回答社區代表提問之問題,說明社造員的工作



第二場3/14嘉義 台南山區@玉山旅社說明會                   

圖/報到(08:30~09:30):社區代表簽到


圖/主持人開場(09:30~10:00):簡單說明輔導計畫之想法後,請文建會代表簡報

圖/文建會代表簡報(10:00~10:20):說明徵選要點與注意事項

 圖/專案執行簡報(10:20~10:30):說明徵選與說明會、工作坊期程與社區營造站負責之工作

圖/社區代表提問(10:30~11:00) :文建會代表、專案執行、主持人視問題內容回答

圖/主持人播放重建紀錄片前簡單介紹(11:00~11:05) :影片內容、觀看之學習重點

圖/撥放影片(11:05~12:00) :第四集╱社區真情


*問題與心得整理:(初稿/潘品言,整稿/胡梓筠)
目前大家有問題的部分可大致分為兩種,一是、二是經費問題。人,指的是社區營造員,社造員可說是災後社區可否順利重建的關鍵人物,他必須是真心為社區服務,不但要有熱忱也要有能力,舉凡文書處理、紀錄調查、甚至是企劃提案都是由社造員負責,但文建會對於其資格限制很多(如學歷限制、身分限制)、給的時間又短,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適合人選。

而經費部分也是大家很關注的部分,諸如:單據如何核銷?哪些項目可以報、哪些不行?像社區可能不在公車路線上,必須開車或騎車,但油資卻沒辦法報,將對社區造成困擾;災後社區環境要美化,可是又沒有補助硬體施作費用,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經費,很多事就很難完成。

而第一分區專案執行─潘品言在兩場說明會後,有以下心得:
1、社區營造員的資格限制過多(如學歷限制、身份限制),有許多社區反映難以在短時間內找出完全符合資格的人選。
2、建議延後社區提案期限(原為4月6日),讓社區有充份討論、凝聚共識的機會,也確保本案的執行品質。
3、多數社區已具有多年社造經驗,建議日後各項培力課程、活動,應因地制宜,以社區需求為主,甚至不見得要以形式化的「課程」作為培力方式,也避免重複的資源浪費。
4、社區重建工作繁雜,忌諱過多而不必要的行政文書工作。
5、本案主點輔導社區為重災區,且偏重文化軟體的培力。但這兩次說明會的經驗中,我們發現重災社區參與本案意願反而不高,日後各社區的提案內容是否真的切中「災後重建」的主旨,是評估重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