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小建議】閱讀作伙時,螢幕解析度至少1024*768,才能看到完整的頁面唷~

2010/09/13

【重建觀點】蕃女囈語:在夜宿之後(轉載)

編按/八八水災滿了一週年以後,話題性也著著實實的隱沒了,回想起8/6那天夜晚,雖然人數不多,但卻也是一大群人的希冀,伴隨著,也有許多不同意見的聲音出現,正面反面都有,那麼我們該由什麼角度去了解呢?(圖/陳憶潔,八八週年夜宿凱道現場)


(文/利格拉樂‧阿烏-排灣族作家,轉載自2010-8-20台灣立報)


6日夜宿凱道之後,不論是從關心的朋友口中、或是網路平台上,都看到了許多不同的意見反映出來,有褒有貶評價不一。站在工作人員的立場,其實我也有一些話想說,雖然事過境遷,但原住民議題在未來仍有許多戰場,因此我寧願相信這樣的意見交換,所生產的能量是正面且增長的,在夜宿凱道過程中的瑕疵若能真正面對,將來就不至於重蹈覆轍,且能愈戰愈勇。

夜宿之前,主辦單位或是聲援團體就不知道開過幾次籌備會議了,其中最大的爭議性在於活動的定調與主題,這也與夜宿之後大家評論的重點相符。

在定調這件事情上,正因大埔事件剛結束,因此很自然地大家就會把大埔事情用來作為一個討論的範本,比如說:這是否是一個體制內的抗爭?若是走體制內路線,則必須依照現行的集會遊行等規範申請行政程序,反之則操作方式迥異。

為顧及遠從災區部落北上的族人安全,與會的團體幾乎是沒有異議的通過走體制內方式,更何況,重點並非在與官方衝撞,而是表達莫拉克風災過後一年來,所有政策的不正確性與意見反映。

第二個備受討論的就在主題,夜宿舉辦的時間當然受到大埔事情很大的影響,雖說88風災即將屆滿一年,但是否要以夜宿凱道這麼大的活動進行?

坦白說,可能是當時很多人還沒想到的,然而順應著大埔事件發生的時間點,在屆滿一年的8月,夜宿凱道無異是一種想當然爾的聯想。

問題就出在若是要在8月舉行,主題當然絕對要與88風災有關,無論是要動員或是訴求都明確清晰,經過部落訪查結果得到的答案,卻是88當天有太多相關的紀念活動要進行,真要動員到所有災區的人恐怕不易,小林村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於是,才會有後來的討論,那就是:是否將非災區但同屬原民議題的訴求提出?如此一來,也將能夠讓非災區的原住民族人們一同來參與。

這個決定也是後來許多朋友提出批評的癥結,認為既然在這意義非常明確的日子裡動作,為何還會出現其他的訴求而模糊了焦點所在,也才會看見了如溪洲部落、反核團體等等單位出現在現場,除了聲援之外,也同時藉此機會表達出其他原民地區正面臨的壓迫窘境。

在夜宿落幕之後,無論是來自主辦單位內部的自我檢討,或是社會大眾的批評指教,我相信大家都是為了讓原住民族人能夠更有尊嚴的生存下去。

不管是在災區、原鄉甚至是都市中,原民受壓迫、去人權的對待案例比比皆是,發生在許多看得見或是看不見的部落裡,夜宿凱道或許不盡人意,但從災區北上的部落族人們,心中壓抑的怒火需要一個疏通的管道。

族人們或許清楚知道,現行災區政策不會在一場抗議之後立即獲得解決,但至少能匡正社會大眾視聽、不致被官方片面說法所蒙蔽,災區的人可以在凱道上大聲喊出這一年來面對的無奈和無力,或許這才是很多族人們心底助燃北上動力的一個小小火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