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我們邀您一起走入災後的嘉義重建現場,進入梅山太和茶之鄉、阿里山來吉部落、番路鄉公興社區以及日安社區的永久屋參訪,閱讀重建生命的故事。
2010/11/25
【重建快訊】社造可大可小-環境生存與場域生活研討會
時間:2010.11.28(日)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博物館一樓(忠孝路275-1號,文化局西側)
主辦單位:南華大學環境藝術研究所、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2010/11/05
【重建觀點】大鳥部落婦女:我們還是要走出八八
前言:
大鳥部落成立了縫紉班,族人潘世珍老師表示,縫紉班的成立也讓部落婦女找到一個可以在部落生活的同時發展生活技能,而縫紉班自從有比較完善的設備之後,部落婦女也自訂固定的時間到縫紉教室一起練習。
目前到縫紉教室學習的婦女約有十幾個左右,課後婦女們也會利用每個星期的一、三、五在部落暫時擺放的縫紉教室練習老師新教的縫紉技巧。縫紉班的學習雖然才剛起步,蘇菊瑛表示,這個機會讓部落有心學習的婦女有一個空間可以一起相互交流學習的經驗。
﹝文/圖:柯亞璇,本文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大鳥部落成立了縫紉班,族人潘世珍老師表示,縫紉班的成立也讓部落婦女找到一個可以在部落生活的同時發展生活技能,而縫紉班自從有比較完善的設備之後,部落婦女也自訂固定的時間到縫紉教室一起練習。
目前到縫紉教室學習的婦女約有十幾個左右,課後婦女們也會利用每個星期的一、三、五在部落暫時擺放的縫紉教室練習老師新教的縫紉技巧。縫紉班的學習雖然才剛起步,蘇菊瑛表示,這個機會讓部落有心學習的婦女有一個空間可以一起相互交流學習的經驗。
﹝文/圖:柯亞璇,本文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2010/10/28
【重建消息】台灣人權促進會八八風災周年專輯文章
台灣人權促進會【TAHR PAS】秋季號主題為「八八風災周年專輯」,有來自各地的報導與專文,有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曾旭正老師、林三加律師等的文章,還有許多朋友是關注八八重建的朋友們都普遍認識的,以下為專輯的目錄:(封面轉自台灣人權促進會網頁)
【重建觀點】原住民部落營造,重點在「人」的培育
文/陳詠(NewTalk 新頭殼記者)
部落營造首重在部落的永續發展,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監事伍杜米將在「原民向前衝」節目表示,營造重點在於「人」的培育,有了常態性的組織運作,就能營造出一種舒適且符合部落文化的生活品質。
部落營造首重在部落的永續發展,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監事伍杜米將在「原民向前衝」節目表示,營造重點在於「人」的培育,有了常態性的組織運作,就能營造出一種舒適且符合部落文化的生活品質。
2010/10/25
【重建文章】小農復耕-引社會力入八八重建之路﹝下﹞
編按/強調自然農法、在地生產、組織培力的小農復耕計畫在歷坵部落展開,經由台大農村讀書會學生與農村陣線人士的引領觀察下,發現當地農友們對於小農復耕有著深切的期盼。從第一期培養的小米,到第二期栽種的洛神花,均見證了在地合作的踏實與和諧,也在這一場場的農事中,面對了農業轉型的思索,以及合作共識的再推動,小農復耕要培養的,是細水長流的信心。
(文/徐肇尉、圖/陳芬瑜-台灣農村陣線)
(文/徐肇尉、圖/陳芬瑜-台灣農村陣線)
2010/10/20
【重建文章】小農復耕-引社會力入八八重建之路﹝上﹞
編按/莫拉克風災迄今匆匆一年過去,除了主流團體或上位政策的重建努力,還有一些在民間微小而細密的行動正在進行著。在重建專案的執行過程中,我們有幸認識這些在各地努力的夥伴,看他們一步一步、紮實地參與重建工程。肇尉是台大農村讀書會的學生,與台灣農村陣線在災後進入台東歷坵部落與高雄桃源,共同參與小農復耕的計畫,重建因風災受損的社區產業;更長遠地來說,透過社區自力復耕的過程,培力在地組織與人才,希望為農業社區走出一條更寬廣的重建之路。
(文/徐肇尉、圖/陳芬瑜-台灣農村陣線)
(文/徐肇尉、圖/陳芬瑜-台灣農村陣線)
2010/10/05
【重建現場】大鳥部落:如果遷村的話,部落還是部落嗎?
編按:學會今年七月底與台東縣南島社大合作,舉辦兩天一夜的重建見學,大鳥部落的情況讓所有參訪成員捏把冷汗。村落的上方蓋著一整片的攔土石壩,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這一大片工程不是在防止土石流,而是在延長汛期居民撤村的時間,如果雨量過大,土石量超出攔沙壩可以承受的重量,「所有的東西就跟衝浪一樣直接進太平洋」,當地居民自我解嘲地說著。
﹝文/柯亞璇,本文轉自莫拉克新聞網﹞
【重建消息】一年過後—【原住民族災後重建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徵稿啟事
【會議日期】2010年11月12、13日(星期五、六)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聯絡電話】02-77341675
【中心網頁】http://www.ntnu.edu.tw/irdc/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聯絡電話】02-77341675
【中心網頁】http://www.ntnu.edu.tw/irdc/
【重建交流會觀察﹝下﹞】重建社區面臨的問題
(文、圖/蘇之涵-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社區營造在災難重建中,究竟能幫上什麼忙?
造人與造社區的過程經常是漫長且無形的。社區營造無法直接處理永久屋的空間規劃、遷村的政策、或治洪之道;社區營造通常是處理這些事件背後的人,像是社區營造員的培育、社區居民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懷、行動決策的產出與執行。
「...... 因此,社區營造的工作針對社區的公共事務而推展,過程中必然涵蓋了觀察、分析、溝通、企劃、執行力、反省、創意等等,其共同的特質是必須長期地、集體地加以『經營』,且非常重視『創造性』。經『營』與創『造』正是我們使用『營造』一詞的本意,而不是傳統『工程營造』的意思。」
曾旭正 (2007) 台灣的社區營造,遠足文化, P15
社區營造在災難重建中,究竟能幫上什麼忙?
造人與造社區的過程經常是漫長且無形的。社區營造無法直接處理永久屋的空間規劃、遷村的政策、或治洪之道;社區營造通常是處理這些事件背後的人,像是社區營造員的培育、社區居民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懷、行動決策的產出與執行。
「...... 因此,社區營造的工作針對社區的公共事務而推展,過程中必然涵蓋了觀察、分析、溝通、企劃、執行力、反省、創意等等,其共同的特質是必須長期地、集體地加以『經營』,且非常重視『創造性』。經『營』與創『造』正是我們使用『營造』一詞的本意,而不是傳統『工程營造』的意思。」
曾旭正 (2007) 台灣的社區營造,遠足文化, P15
2010/09/27
【重建現場】凡那比之後:來義一年重建 化為烏有
去年莫拉克,屏東縣來義鄉來義部落113戶沿溪而建的住宅,有被洪水吞噬、土石掩蓋,無法居住。然而,歷經一年多的重建工程,卻仍抵不住中颱凡那比的暴雨。來社溪與內社溪河水匯流,擊潰臨建的土堤,在來義村東部落裡亂竄,土石泥沙掩埋近一層樓高,至少五十戶人家受災,連八八災後距河床約五十公尺的來義國小內社分校,也成了惡水的臨時河道,重建工程幾近全毀。
(文/查慧瑛,本文轉自莫拉克新聞網)
(文/查慧瑛,本文轉自莫拉克新聞網)
2010/09/23
【重建現場】來義部落凡那比災情-比莫拉克還嚴重
﹝文/李孟霖,本文轉自莫拉克新聞網﹞
凡那比颱風夾帶的豪雨侵襲,溪水暴漲,大量的土石自山上沖刷而下,而水土保持局所興建的臨時土堤等防洪措施不堪一擊,全數遭到衝毀,大水、土石在部落內竄流,使得來義鄉來義村的東部落,幾乎全部遭殃,土石淹埋將近一層樓的高度,其中還包括了來義國小內社分校。來義村的連外道路,也遭洪水衝毀。
當地族人說:「比莫拉克還要嚴重。」所幸的是,村民早在18日時就以撤村至來義高中避難,此次災害並無造成人員傷亡。但村民不禁想問,為何要興建毫無防禦力的臨時土堤,也質疑在工程在設計上根本就是有問題。
﹝藍色色塊為來義村東部落遭洪水吞噬的範圍。﹞
凡那比颱風夾帶的豪雨侵襲,溪水暴漲,大量的土石自山上沖刷而下,而水土保持局所興建的臨時土堤等防洪措施不堪一擊,全數遭到衝毀,大水、土石在部落內竄流,使得來義鄉來義村的東部落,幾乎全部遭殃,土石淹埋將近一層樓的高度,其中還包括了來義國小內社分校。來義村的連外道路,也遭洪水衝毀。
當地族人說:「比莫拉克還要嚴重。」所幸的是,村民早在18日時就以撤村至來義高中避難,此次災害並無造成人員傷亡。但村民不禁想問,為何要興建毫無防禦力的臨時土堤,也質疑在工程在設計上根本就是有問題。
﹝藍色色塊為來義村東部落遭洪水吞噬的範圍。﹞
【重建現場】中央山脈尾稜的啜泣 高士災民等不到家
前言:
在莫拉克颱風中受災慘重的牡丹鄉高士村,於凡那比颱風後受災面積有逐漸擴大趨勢,莫那比帶來的豪雨使得八八受災區域,第六、七鄰,逐漸向第一、五、八鄰擴散。安置空間本顯不足的高士村,在這次莫那比颱風,位於高士國小的避難所就湧進71 名族人避難,空間更顯擁擠。
高士村長李德福呼籲政府正視高士村避難空間不足的問題,他說,永久屋目前進度緩慢,加上受災區域逐漸增大的趨勢,未來部落族人在避災處所的需求增加,希望政府可協助部落搭設臨時的建築物,一方面可解決目前安置所空間不足的問題,也可作為未來部落避災的空間。
﹝文/李孟霖,本文轉自莫拉克新聞網﹞
﹝文/李孟霖,本文轉自莫拉克新聞網﹞
2010/09/14
【重建消息】原住民族集體遷村方案
重建會委員會通過原住民族集體遷村方案
行政院重建會今(8/31)日由吳院長兼召集人召開第17次委員會,通過內政部所提「莫拉克颱風災後原住民族部落集體遷村安置民間興建永久屋方案」,補強內政部原已訂定之「民間團體興建永久屋之申請資格與分配」原則,對無自有房屋但在部落有居住事實者,將以維持原住民族社會(部落)組織之完整性及文化、生活方式之傳承,提供合宜的安置方式。
重建會經多次邀集相關部會及縣市政府開會研商並獲有共識,對於颱風災後經核定為特定區域或安全堪虞地區,並經部落會議或村里民大會集體決議等機制表達遷村意願,且申請民間團體興建永久屋之戶數占總設籍戶數百分之八十以上,並報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初審後,轉請原住民族委員會核定為集體遷村者。
行政院重建會今(8/31)日由吳院長兼召集人召開第17次委員會,通過內政部所提「莫拉克颱風災後原住民族部落集體遷村安置民間興建永久屋方案」,補強內政部原已訂定之「民間團體興建永久屋之申請資格與分配」原則,對無自有房屋但在部落有居住事實者,將以維持原住民族社會(部落)組織之完整性及文化、生活方式之傳承,提供合宜的安置方式。
重建會經多次邀集相關部會及縣市政府開會研商並獲有共識,對於颱風災後經核定為特定區域或安全堪虞地區,並經部落會議或村里民大會集體決議等機制表達遷村意願,且申請民間團體興建永久屋之戶數占總設籍戶數百分之八十以上,並報經直轄市、縣(市)政府初審後,轉請原住民族委員會核定為集體遷村者。
【重建交流會觀察】桃米經驗的再現?
(文/影片:蘇之涵-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影片說明:桃米的社區營造小撇步教學。如何跨出社造第一步?在重建的祝福與願景描繪中,開始拉近社區裡人與人的關係。重建的經驗,不同的時空環境,可以用在八八嗎?
九二一之後,有一株地動的花蕊開在南投縣桃米社區,那八八之後呢?
2010/09/13
【重建現場】陽光下的甲仙新米傳奇(轉載)
編按/八月初莫拉克災後重建團隊去了甲仙一趟,那時甲仙米已經分裝包好,白米跟糙米,一公斤裝和三公斤裝,外頭再貼上自己設計的貼紙,大功告成。我們聽著甲仙愛鄉協會工作人員興高采烈地述說這些米的生產過程,居民與孩子們的參與,還有他們堅持在稻埕上用自然陽光曬乾稻穀,每次一下午後雷陣雨,大家就得急急忙忙地跑去收稻穀。聽了這些故事,每一包"禾甲"仙米承載的重量不僅是土地的力量、農夫彎腰辛苦的播種,還有災後產業重建的喜悅,更重要的,我們還在孩子身上看到未來的成長與希望。
(圖/蘇之涵,工作人員在美濃也親自下田補秧,感受泥土在手腳間的溫暖與踏實,人與土地最直接的連結)
(文/何欣潔,本文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日前,莫拉克新聞網報導甲仙農民陳漢忠的故事,與他所參與的「甲仙新米」計畫,試圖描繪了災後一年「災區產業重建」的一窗風景。甲仙新米以災前便已存續的「公田」制度與「蔓花生家族」做為經驗基礎,申請勞委會的八八臨工專案,開始以有機栽種的方式,不僅是災後復建,也是甲仙農業復耕的暖身動作。
從修復水路做起的有機農法
說起甲仙新米從耕作到收成的過程,陳敬忠感嘆,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土石流與洪水沖毀了農地,也沖毀了稻米賴以維生的農田水利設施。
「甲仙的農地多半位於楠仔仙溪畔,八八水災摧毀了我們的水圳工程,稻子沒有水,連種都種不活,怎麼談有機!」
(圖/蘇之涵,工作人員在美濃也親自下田補秧,感受泥土在手腳間的溫暖與踏實,人與土地最直接的連結)
(文/何欣潔,本文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日前,莫拉克新聞網報導甲仙農民陳漢忠的故事,與他所參與的「甲仙新米」計畫,試圖描繪了災後一年「災區產業重建」的一窗風景。甲仙新米以災前便已存續的「公田」制度與「蔓花生家族」做為經驗基礎,申請勞委會的八八臨工專案,開始以有機栽種的方式,不僅是災後復建,也是甲仙農業復耕的暖身動作。
從修復水路做起的有機農法
說起甲仙新米從耕作到收成的過程,陳敬忠感嘆,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土石流與洪水沖毀了農地,也沖毀了稻米賴以維生的農田水利設施。
「甲仙的農地多半位於楠仔仙溪畔,八八水災摧毀了我們的水圳工程,稻子沒有水,連種都種不活,怎麼談有機!」
【重建觀點】蕃女囈語:在夜宿之後(轉載)
編按/八八水災滿了一週年以後,話題性也著著實實的隱沒了,回想起8/6那天夜晚,雖然人數不多,但卻也是一大群人的希冀,伴隨著,也有許多不同意見的聲音出現,正面反面都有,那麼我們該由什麼角度去了解呢?(圖/陳憶潔,八八週年夜宿凱道現場)
(文/利格拉樂‧阿烏-排灣族作家,轉載自2010-8-20台灣立報)
6日夜宿凱道之後,不論是從關心的朋友口中、或是網路平台上,都看到了許多不同的意見反映出來,有褒有貶評價不一。站在工作人員的立場,其實我也有一些話想說,雖然事過境遷,但原住民議題在未來仍有許多戰場,因此我寧願相信這樣的意見交換,所生產的能量是正面且增長的,在夜宿凱道過程中的瑕疵若能真正面對,將來就不至於重蹈覆轍,且能愈戰愈勇。
(文/利格拉樂‧阿烏-排灣族作家,轉載自2010-8-20台灣立報)
6日夜宿凱道之後,不論是從關心的朋友口中、或是網路平台上,都看到了許多不同的意見反映出來,有褒有貶評價不一。站在工作人員的立場,其實我也有一些話想說,雖然事過境遷,但原住民議題在未來仍有許多戰場,因此我寧願相信這樣的意見交換,所生產的能量是正面且增長的,在夜宿凱道過程中的瑕疵若能真正面對,將來就不至於重蹈覆轍,且能愈戰愈勇。
2010/09/07
【學會敬邀】2010社區營造國民大會
社區營造學會需要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近年來社區營造面臨的挑戰既深且巨,例如八八水災的農村與部落重建艱苦難行、農村再生條例對於台彎農村的影響禍福難料、地方文化資產接二連三的遭到拆毀破壞,另一方面,社區見學的發展、公民記者、社區媒體的建置、藝術介入社區的創新社造經驗等亦呈現了民間強勁的生命力,暗示了台灣社造往前發展的新動能與新方向。
社造學會趁今年會員大會之便,同時規劃社造國民大會,誠摯邀請我們的會員以及社造領域的老幹新枝齊聚一堂,向社造領域的夥伴們介紹自己過去一兩年努力的方向與方案,分享、交流最新的社造經驗與心得。
我們預先規劃了「社造發展論述與政策檢討」、「八八重建」、「社區文化資產守護」、「農村營造」、「都市會型社造」五項主題供大家參考,會議中也針對這些主題規劃論壇深入討論目前及未來的發展課題。但也不限以上主題的限制,歡迎各界朋友依本身經驗投稿。
近年來社區營造面臨的挑戰既深且巨,例如八八水災的農村與部落重建艱苦難行、農村再生條例對於台彎農村的影響禍福難料、地方文化資產接二連三的遭到拆毀破壞,另一方面,社區見學的發展、公民記者、社區媒體的建置、藝術介入社區的創新社造經驗等亦呈現了民間強勁的生命力,暗示了台灣社造往前發展的新動能與新方向。
社造學會趁今年會員大會之便,同時規劃社造國民大會,誠摯邀請我們的會員以及社造領域的老幹新枝齊聚一堂,向社造領域的夥伴們介紹自己過去一兩年努力的方向與方案,分享、交流最新的社造經驗與心得。
我們預先規劃了「社造發展論述與政策檢討」、「八八重建」、「社區文化資產守護」、「農村營造」、「都市會型社造」五項主題供大家參考,會議中也針對這些主題規劃論壇深入討論目前及未來的發展課題。但也不限以上主題的限制,歡迎各界朋友依本身經驗投稿。
2010/09/03
【重建現場】<台東見學1>我的力量很小,但我的願望很大
最近八八見學這次來到了台東,其中我們拜訪了達仁鄉的安朔部落,並透過勇士團發起人潘志華了解勇士團的意義。穿著部落傳統服飾的潘志華,他是國小老師,投入部落事務已經超過八年,他說:「我要撼動安朔,雖然力量很小,但是願望很大。」
潘志華,原住民名字為阿拉拜,平日是一個國小老師,但他熱心投入部落工作,在國小,努力推動民族教育,希望部落的孩子們能以自己的文化為傲;在部落,除了成立勇士隊,也因為去年達仁鄉被台電選為「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建議場址,他促成當地部落與環盟團體共同反核,升狼煙告祭祖靈,宣示「捍衛傳統領域,堅決反對核廢場」。
因為他的長期努力,安朔部落組織穩定,團結力強, 在八八風災期間,南迴公路遭土石流沖斷,透過部落青年組織的強力動員,使得部落在交通受阻的情況下,村內的糧食與醫療等需求依然能維持正常,當政府人力不足時,部落勇士團也自告奮勇到大武漁港海灘擔任搬運物資的先鋒部隊。
他,正用他微小的力量,一步一步實現偉大的願望。
【重建現場】<台東見學3>嘉蘭永久屋與居民期待的落差
(文/胡梓筠、蘇之涵、圖/陳憶潔)
政府一直認為嘉蘭部落是原民部落在莫拉克災後重建的「示範村」,不但積極推動,也不斷打出房舍是「部落自主規劃」的口號。但嘉蘭居民真的有參與到嗎?他們真的滿意這些政府所謂有「充分討論」的屋子嗎?
去年八八水災沖毀金峰鄉嘉蘭村87戶民宅、400多位居民居無定所,受災居民在2009年12月入住位於正興村的中繼屋,目前正在等待永久屋的興建。永久屋的預定地位於新富社區的東西兩側,分別由紅十字會與台灣世界展望會負責。
見學所參觀的永久屋位於太麻里溪旁,距離村內約3分鐘的車程。根據當地居民表示,這一批永久屋其實是2005年海棠颱風之後所興建的永久屋,因故一直未能完工,這一次趕搭莫拉克八八週年的壓力,正在追趕施工進度。
當我們來到嘉蘭村的海棠永久屋時,營造員歐美惠說,原住民非常注重鄰居之間的往來與聯繫,然而永久屋目前的設計,讓居民想到隔壁鄰居家串門子,得繞一大圈的路甚至是需要騎摩托車,使大家進了家門後就不再想出門,完全不符合原民的生活型態。
而這只是其中一個不滿,還有更多的設計並不符合嘉蘭村民的需求,然而政府卻一廂情願的認為嘉蘭永久屋足以擔任示範屋,這當中的差異究竟是錯在哪個環節?
【重建現場】<台東見學2> 柔腸寸斷,東台灣
(文/陳憶潔-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台東災區影片小小一段來分享,這裡是台東大武鄉大鳥村,過了一年,雖原始景觀已消失,但損壞的景物卻依舊,不知該說這樣的「景物依舊」是好還是不好,但看在眼裡,想在心裡的感受一點也不好。
藉著文建會八八重建計劃,在台東南島社大帶領下,讓我有機會一起到台東受災地區,要是沒有這次的機會,我恐怕永遠無法有這樣深刻的體會,身在都市和非重災區的妳/你,一定不能想像這裡的路是怎樣的柔腸寸斷,居住的家園多麼無法預測下一秒會不會有山崩或落石掉下來。
來到這裡,太麻里,光聽名字,就會讓人想起金針山花海,一如以往既定的印象-台灣的後花園,既然是台灣的後花園,就應該是看山看海聽鳥聲,但所謂的山,卻是崩落缺少植被,樹木抓著僅存的土壤,所謂的海,卻因為下雨,流出的河水混濁不堪,與海面上的海水顏色,一分為二,彷彿不同的液體,哪來的依「青」山傍「青」水?
註:我所指的「台灣的後花園」並沒有貶低的意思,我所指的只是「美麗的風景」,並非有特別影射,如有冒犯敬請見諒。
這次走訪了台東金峰鄉嘉蘭村、太麻里鄉泰和村、拉勞蘭部落、達仁鄉安朔部落、大武鄉富山部落、大鳥村、金峰鄉歷坵村,他們面臨的問題各個不同,永久屋、中繼屋、劃定特定區域、本身部落間的熟識、部落裡的派系、部落災後重建、部落的社區營造等等問題,都使得生長於這塊土地的人,已經迷失「自己到底是誰?」的疑惑。
2010/08/02
反迫遷、反分化、守護原鄉:八八週年夜宿凱道活動
總統要看到八月八日永久屋完工,是否看到了災民的無奈?面對急就章的迫遷與分化部落的災後重建,原住民不願坐以待斃,決定於災後週年夜宿凱道,向社會大眾揭露政府災後重建錯誤的真實情況,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傷害原住民!請全面調整重建措施,由部落自主規劃決定適切的安置、防災及永續的未來,否則列狀控訴國際,馬政府滅族滅鄉滅原民。
災後週年,在政府軟硬兼施地將災區人民塞入無法適地適時適情、有限選項的重建政策架構中,逐漸侵蝕瓦解部落,五都併吞原鄉,更強化殖民宰制,任意支配土地,原住民災區無論留鄉或離鄉,自力或政策援建,入住「永久屋」或等待安置,都陷入深刻地無奈中!但是,原住民決定走出傷痛無奈,於災後週年夜宿凱道,向社會大眾揭露政府災後重建錯誤的真實情況,邀請關心的朋友們一起來反迫遷、反分化、守護原鄉!我們8月6日傍晚凱道見!
災後週年,在政府軟硬兼施地將災區人民塞入無法適地適時適情、有限選項的重建政策架構中,逐漸侵蝕瓦解部落,五都併吞原鄉,更強化殖民宰制,任意支配土地,原住民災區無論留鄉或離鄉,自力或政策援建,入住「永久屋」或等待安置,都陷入深刻地無奈中!但是,原住民決定走出傷痛無奈,於災後週年夜宿凱道,向社會大眾揭露政府災後重建錯誤的真實情況,邀請關心的朋友們一起來反迫遷、反分化、守護原鄉!我們8月6日傍晚凱道見!
【重建現場】交流會,不只交流感情更要觀摩學習
(文/胡梓筠-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圖/胡梓筠、許蓓璉)
在文建會的莫拉克重建案中,各區每個月都會有社區營造員交流會,高雄分區選擇的方式是:輪流由社區主辦,主辦社區會帶著所有夥伴導覽社區重要場所、景點,而在用餐時,則會將社區當地的盛產作物或農產加工品製成一道道佳餚。主辦社區的營造員為了要介紹社區,必然需要知道社區的歷史背景、地理位置、景點典故、故事傳說…等;在導覽社區時,也可以學著如何克服怯場,在眾人面前說話。
在文建會的莫拉克重建案中,各區每個月都會有社區營造員交流會,高雄分區選擇的方式是:輪流由社區主辦,主辦社區會帶著所有夥伴導覽社區重要場所、景點,而在用餐時,則會將社區當地的盛產作物或農產加工品製成一道道佳餚。主辦社區的營造員為了要介紹社區,必然需要知道社區的歷史背景、地理位置、景點典故、故事傳說…等;在導覽社區時,也可以學著如何克服怯場,在眾人面前說話。
【重建消息】大專校院協助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服務計畫
【緣起】
莫拉克風災後,相關重建工作陸續進行,社會各界亦表達投入參與重建工作的熱情與行動,然而災後重建千頭萬緒,初期以災民安置、基礎設施重建為主,在邁入家園、產業重建階段後,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因此,教育部訂定本計畫,藉由整合、連接災區鄰近大專校院專業資源與服務能量,針對社區重建工作的不同面向、階段、需求性質,設計專案協助計畫,藉以於重建工作推動過程中導入大專校院資源,並且透過緊密合作鼓勵大專校院就近協力、在地深耕,並扶植災區成長。
【目的】
一、鼓勵大專校院系所、中心或學生社團從事社會服務工作,發揮社會責任。
二、引進大專校院資源提供災後社區之文化、生活、產業及環境等面向之相關重建服務,以協助災後重建工作。
【實施期程】99年7月1日起至100年6月30日止,為期1年。
【執行機構】
南投縣、嘉義縣市、臺南縣市、高雄縣市、屏東縣、臺東縣地區大專校院為原則。
莫拉克風災後,相關重建工作陸續進行,社會各界亦表達投入參與重建工作的熱情與行動,然而災後重建千頭萬緒,初期以災民安置、基礎設施重建為主,在邁入家園、產業重建階段後,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因此,教育部訂定本計畫,藉由整合、連接災區鄰近大專校院專業資源與服務能量,針對社區重建工作的不同面向、階段、需求性質,設計專案協助計畫,藉以於重建工作推動過程中導入大專校院資源,並且透過緊密合作鼓勵大專校院就近協力、在地深耕,並扶植災區成長。
【目的】
一、鼓勵大專校院系所、中心或學生社團從事社會服務工作,發揮社會責任。
二、引進大專校院資源提供災後社區之文化、生活、產業及環境等面向之相關重建服務,以協助災後重建工作。
【實施期程】99年7月1日起至100年6月30日止,為期1年。
【執行機構】
南投縣、嘉義縣市、臺南縣市、高雄縣市、屏東縣、臺東縣地區大專校院為原則。
2010/07/14
【重建頭條】重返Gade-高士部落的遷村之路
編按/屏東縣牡丹鄉的高士部落是災後社區營造團隊的輔導社區之一,由於高士部落的位置偏遠,透過在地團隊得知,相較於目前媒體所關注的大型永久屋預定地,部落有被邊緣化的危險,許多重建的訴求及聲音申訴無門。莫拉克風災至今已將近一年,部落的安置中心環境並不人性,高士部落受災族人形容這樣的環境「不能呼吸、想哭」,等了一年的永久屋目前工程進度落後,六月份才開始動工,八月八日要完工入住,老實說並不樂觀。此外,和其他永久屋基地一樣,高士部落永也有戶數核定的問題,原民會始終沒辦法給部落居民一個明確的數字。
本文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我們希望能將這樣邊緣的迫切聲音,傳達出去。
文/李孟霖 on 七月 12, 2010
永久屋竣工之期遙遙 災民嘆:苦日子何時是個頭
去年底,莫拉克獨立新聞的記者造訪災後的牡丹鄉高士部落寫下「想回舊部落─牡丹鄉高士村」的報導,報導中也紀錄安置所內災民的生活情形:
目前安置中心的分配,單身者男、女各分睡一大通舖,風災前原為村托兒所,為安置居民,八位學童已遷至村內另闢的臨時托育班上課。有家庭者則棲身鄰棟的舊警察宿舍,多至六人少至兩人的家庭,住在約三、四坪的小房間,三家共用衛浴和小廚房。
大通舖居民睡在僅用幾片厚紙板鋪成的木板床上,吃飯也在同一間。安置居民vuvu謝仙花兒女都在外工作,平常一個人住,她說每個人個性、生活習慣都不同,勉強睡在一起很痛苦。感冒等疾病傳染也是問題。
「住在這裡不能呼吸!」和先生、孫子同住的vuvu王百鶴說,「想到這種生活就想哭。」
本文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我們希望能將這樣邊緣的迫切聲音,傳達出去。
文/李孟霖 on 七月 12, 2010
永久屋竣工之期遙遙 災民嘆:苦日子何時是個頭
去年底,莫拉克獨立新聞的記者造訪災後的牡丹鄉高士部落寫下「想回舊部落─牡丹鄉高士村」的報導,報導中也紀錄安置所內災民的生活情形:
目前安置中心的分配,單身者男、女各分睡一大通舖,風災前原為村托兒所,為安置居民,八位學童已遷至村內另闢的臨時托育班上課。有家庭者則棲身鄰棟的舊警察宿舍,多至六人少至兩人的家庭,住在約三、四坪的小房間,三家共用衛浴和小廚房。
大通舖居民睡在僅用幾片厚紙板鋪成的木板床上,吃飯也在同一間。安置居民vuvu謝仙花兒女都在外工作,平常一個人住,她說每個人個性、生活習慣都不同,勉強睡在一起很痛苦。感冒等疾病傳染也是問題。
「住在這裡不能呼吸!」和先生、孫子同住的vuvu王百鶴說,「想到這種生活就想哭。」
2010/07/13
【重建現場】6/30惡地花蕊-屏東重建見學論壇
(文/蘇之涵-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圖/胡梓筠、蘇之涵)
學會在六月三十日舉行【惡地花蕊】屏東重建見學論壇的活動,邀請持續投入重建工作的核心人員,我們也特地邀請了大社部落的田天財牧師以及好茶部落遷建推動委員會陳會長再輝擔任與談人。兩個多小時的論壇雖不足以讓所有與會人員充分討論相關議題,但是我們相信,學會舉辦見學及論壇的初衷-建立災區與非災區同理心的社會連結,已在活動過程中逐漸成形。
以下是來自論壇現場的照片及對於重建議題的各方看法。
學會在六月三十日舉行【惡地花蕊】屏東重建見學論壇的活動,邀請持續投入重建工作的核心人員,我們也特地邀請了大社部落的田天財牧師以及好茶部落遷建推動委員會陳會長再輝擔任與談人。兩個多小時的論壇雖不足以讓所有與會人員充分討論相關議題,但是我們相信,學會舉辦見學及論壇的初衷-建立災區與非災區同理心的社會連結,已在活動過程中逐漸成形。
以下是來自論壇現場的照片及對於重建議題的各方看法。
(上圖)學會在6月30日於Youth Hub舉辦的「惡地花蕊」屏東重建論壇,儘管風災過去已將近一年,台北都會區離屏東災區也有相當遙遠的空間距離,但是關心此議題而前來的與會的人仍相當踴躍。
2010/07/06
【重建消息】預告>>7/26-27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台東
在迴響熱烈的屏東見學之後,七月的重建現場社區見學參訪,我們邀您一起走入八八災後的台東重建現場,聆聽、討論、支持東海岸原民部落的重建故事。
沿著台九線,我們將進入現場觀察太麻里鄉香蘭(拉勞蘭)部落的小米產業如何組織發展,帶動周遭八個部落的經濟整合與共同成長。在台東縣的南端達仁鄉,安朔 部落是南迴線最強的環境守門員,憑藉著堅強的部落勇士組織力量,在八八重建適時扮演了區域型的領導社區功能。此外,我們預計拜訪大武鄉的大鳥部落和金峰鄉 的嘉蘭村,兩者都是重災區,同時面臨中繼屋與永久屋,還有劃定特定區域的議題,我們希望深入了解部落的狀態與觀點,找到支援部落重建的適當策略。
我們再次誠摯邀請您與我們同行,在莫拉克風災期滿週年之際,貼近災區社區,傾聽他們的重建聲音。
見學時間:99年7月26.27日
按我下載報名簡章~
名額有限,有興趣的夥伴,請盡速填寫報名表,並e-mail到karensuekimo@gmail.com(蘇小姐),或電洽(02)2393-0629轉分機218。
沿著台九線,我們將進入現場觀察太麻里鄉香蘭(拉勞蘭)部落的小米產業如何組織發展,帶動周遭八個部落的經濟整合與共同成長。在台東縣的南端達仁鄉,安朔 部落是南迴線最強的環境守門員,憑藉著堅強的部落勇士組織力量,在八八重建適時扮演了區域型的領導社區功能。此外,我們預計拜訪大武鄉的大鳥部落和金峰鄉 的嘉蘭村,兩者都是重災區,同時面臨中繼屋與永久屋,還有劃定特定區域的議題,我們希望深入了解部落的狀態與觀點,找到支援部落重建的適當策略。
我們再次誠摯邀請您與我們同行,在莫拉克風災期滿週年之際,貼近災區社區,傾聽他們的重建聲音。
見學時間:99年7月26.27日
按我下載報名簡章~
名額有限,有興趣的夥伴,請盡速填寫報名表,並e-mail到karensuekimo@gmail.com(蘇小姐),或電洽(02)2393-0629轉分機218。
【重建現場】「學著如何解決」─社區個案分析工作坊
(文、圖/胡梓筠-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莫拉克風災後,社區重建常常會面臨許多問題,諸如:遷村與否、雨季避難路線的規劃、產業重建…… 等等,每一項都是複雜、長期且牽涉層面廣泛的大哉問,為了能更精準的找到問題切入點,在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計畫中,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請到擁有社 工專業背景,同時也長期投入於社造工作的長榮大學教授─黃肇新老師,以社工常使用的個案分析方法來教導工作團隊。
莫拉克風災後,社區重建常常會面臨許多問題,諸如:遷村與否、雨季避難路線的規劃、產業重建…… 等等,每一項都是複雜、長期且牽涉層面廣泛的大哉問,為了能更精準的找到問題切入點,在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計畫中,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請到擁有社 工專業背景,同時也長期投入於社造工作的長榮大學教授─黃肇新老師,以社工常使用的個案分析方法來教導工作團隊。
(長榮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黃肇新老師指導大家如何在社區使用個案分析法)
【重建頭條】大社部落:「陷在」龍泉營區的遷村進度
編按/學會在六月三十日舉行【惡地花蕊】屏東重建見學論壇的活動,除了邀請持續投入重建工作的核心人員,我們也特地邀請了大社部落的田天財牧師以及好茶部落 遷建推動委員會陳會長再輝擔任與談人。兩個多小時的論壇雖不足以讓所有與會人員充分討論相關議題,但是我們相信,學會舉辦見學及論壇的初衷-建立災區與非 災區同理心的社會連結,已在活動過程中逐漸成形。
學會對於重建災區的關注絕非只是一時的擾動,我們將長期觀察目前重建社區面臨的困難與結構性問題,持續透過學會的資源平台傳達給更多人。本週重建快訊轉載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報導大社部落目前在龍泉營區的情況,真實地反映遷村、永久屋、八八臨工與瑪家農場的困境。
大社部落:「陷在」龍泉營區的遷村進度
(文、圖/柯亞璇)本文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大社部落,在莫拉克颱風的影響,除了大量的土石流,衝進部落裡。整個部落的環境目前已經是整個大規模未移的走山狀態,並且也沖毀部落裡4棟家屋。大社部落排灣族人,對於風災後部落未來發展的進度在選舉因素停滯的影響,目前陷入一片膠著。
在至善基金會「88水災原鄉永續重建計畫」的協助下,至善基金會在大社部落投入人力資源的方式協助八八風災受創的大社部落。而加入此計畫的大社部落 媳婦洪麗菁,在協助過程中發現部落目前發展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現階段「陷在」安置中心-龍泉營區的生活問題,以下是相關採訪整理報導。
學會對於重建災區的關注絕非只是一時的擾動,我們將長期觀察目前重建社區面臨的困難與結構性問題,持續透過學會的資源平台傳達給更多人。本週重建快訊轉載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報導大社部落目前在龍泉營區的情況,真實地反映遷村、永久屋、八八臨工與瑪家農場的困境。
大社部落:「陷在」龍泉營區的遷村進度
(文、圖/柯亞璇)本文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大社部落,在莫拉克颱風的影響,除了大量的土石流,衝進部落裡。整個部落的環境目前已經是整個大規模未移的走山狀態,並且也沖毀部落裡4棟家屋。大社部落排灣族人,對於風災後部落未來發展的進度在選舉因素停滯的影響,目前陷入一片膠著。
在至善基金會「88水災原鄉永續重建計畫」的協助下,至善基金會在大社部落投入人力資源的方式協助八八風災受創的大社部落。而加入此計畫的大社部落 媳婦洪麗菁,在協助過程中發現部落目前發展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現階段「陷在」安置中心-龍泉營區的生活問題,以下是相關採訪整理報導。
2010/07/03
【災後見學】屏東見學速記5
<屏東見學速記5>
平和部落比悠瑪(Piuma)-居民與旅人共同的休息處
(文/蘇之涵-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大家多元地生活在一起總是比較美好,太過本質或太排擠其他族群總是會減少看見另一個族群的美好,大家在一起就算有衝突也很美好,這是我的生命課題。」- 比悠瑪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德布藍恩
在重建見學的行程中,我們參訪的社區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像大社達瓦蘭跟好茶部落,面臨部落遷村與居住的根本問題, 另一種是災後產業正在發展的社區,而位於泰武鄉的平和部落就是屬於後者。
在眾多莫拉克風災的受災社區中,平和部落的災情相當輕微,由於社區發展協會組織的健全及穩定,入選文建會災後社區組織重建的輔導補助案,希望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未來能夠發揮區域型母雞帶小雞的輔導作用,持續發展,協助附近區域的社區或部落重建工作。
平和部落比悠瑪(Piuma)-居民與旅人共同的休息處
(文/蘇之涵-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大家多元地生活在一起總是比較美好,太過本質或太排擠其他族群總是會減少看見另一個族群的美好,大家在一起就算有衝突也很美好,這是我的生命課題。」- 比悠瑪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德布藍恩
在重建見學的行程中,我們參訪的社區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像大社達瓦蘭跟好茶部落,面臨部落遷村與居住的根本問題, 另一種是災後產業正在發展的社區,而位於泰武鄉的平和部落就是屬於後者。
(圖/蔡嘉信)
在眾多莫拉克風災的受災社區中,平和部落的災情相當輕微,由於社區發展協會組織的健全及穩定,入選文建會災後社區組織重建的輔導補助案,希望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未來能夠發揮區域型母雞帶小雞的輔導作用,持續發展,協助附近區域的社區或部落重建工作。
2010/06/20
【災後見學】屏東見學速記4
<屏東見學速記4>家河生變,瑪家農場
前情提要之文章連結:
01.【社造學會敬邀】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02.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1>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03.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2>重建中,想像與現實的落差:高樹大埔「五口井」的參訪紀實
04.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3>地磨兒部落與蜻蜓雅築
(圖、文/戴佩玲-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一首是咱們都嚷嚷上口的兒歌,形容著家週遭的環境,而你我的家又是如何呢?是否你也可以描述自己的家?是在都會中的高樓集合住宅,還是在那黃橙橙稻穗中的農舍呢?抑或有一天,你的家消失了,你又會如何呢?
家就是每一個人的庇護所
家是一個生活模式的群體基本單位,兼具著起居、娛樂等生活機能。在每一個不同的群體,會衍生出不同的空間生活模式與序列,不論是從原始生活已火為中心的向 心型空間配置,或是歐洲注重前廳─大廳─主寢室序列的拉丁系住宅,到集合住宅的住居模式,從單一到群體,人會依照文化與生活,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住居空間。 而由這些無數單位家的組成,便會形成一個聚落、一個群體。
前情提要之文章連結:
01.【社造學會敬邀】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02.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1>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03.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2>重建中,想像與現實的落差:高樹大埔「五口井」的參訪紀實
04.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3>地磨兒部落與蜻蜓雅築
(圖、文/戴佩玲-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一首是咱們都嚷嚷上口的兒歌,形容著家週遭的環境,而你我的家又是如何呢?是否你也可以描述自己的家?是在都會中的高樓集合住宅,還是在那黃橙橙稻穗中的農舍呢?抑或有一天,你的家消失了,你又會如何呢?
家就是每一個人的庇護所
家是一個生活模式的群體基本單位,兼具著起居、娛樂等生活機能。在每一個不同的群體,會衍生出不同的空間生活模式與序列,不論是從原始生活已火為中心的向 心型空間配置,或是歐洲注重前廳─大廳─主寢室序列的拉丁系住宅,到集合住宅的住居模式,從單一到群體,人會依照文化與生活,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住居空間。 而由這些無數單位家的組成,便會形成一個聚落、一個群體。
圖/瑪家農場樣品屋
【災後見學】屏東見學速記3
<屏東見學速記3>地磨兒部落與蜻蜓雅築
前情提要之文章連結:
01.【社造學會敬邀】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02.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1>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03.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2>重建中,想像與現實的落差:高樹大埔「五口井」的參訪紀實
(文/張家維-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所研究生/台灣環境行動網學生理事/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chiawei0616@gmail.com )
三地門,顧名思義是「三地之門」,是水門、三地、北葉三個排灣族村落的聚居地,位處平地和山地的交接處,絕妙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親切又好記的地名。排灣族有 三寶,陶壺是孕育祖先的聖器,有祖先就會有男人和女人,男人就是青銅刀,也稱作男生的柺杖;剔透有光澤的琉璃珠則代表女人,而「排灣族女人的生命和琉璃珠 是綁在一起的,有著說永遠不完的故事……」,此次藉著社造學會屏東見學的機會,悄然地拜訪這個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探訪這美麗村落所蘊含的美麗故事。
一 下車,映入眼簾的是印有「蜻蜓雅築」四個大字的別緻木牌,拐個小彎兒踏進一條幽靜的小路,蒼綠的樹木扶疏於兩側,順著步伐,鑲嵌在水泥地上的琉璃剔透, 一閃一閃的歡迎著我們,仰起頭,「平安喜樂」四個喜氣洋洋的大紅字,躺在門楣上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一行人,喜悅滿懷地展開此行的見學。
前情提要之文章連結:
01.【社造學會敬邀】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02.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1>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03.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2>重建中,想像與現實的落差:高樹大埔「五口井」的參訪紀實
(文/張家維-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所研究生/台灣環境行動網學生理事/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chiawei0616@gmail.com )
三地門,顧名思義是「三地之門」,是水門、三地、北葉三個排灣族村落的聚居地,位處平地和山地的交接處,絕妙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親切又好記的地名。排灣族有 三寶,陶壺是孕育祖先的聖器,有祖先就會有男人和女人,男人就是青銅刀,也稱作男生的柺杖;剔透有光澤的琉璃珠則代表女人,而「排灣族女人的生命和琉璃珠 是綁在一起的,有著說永遠不完的故事……」,此次藉著社造學會屏東見學的機會,悄然地拜訪這個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探訪這美麗村落所蘊含的美麗故事。
一 下車,映入眼簾的是印有「蜻蜓雅築」四個大字的別緻木牌,拐個小彎兒踏進一條幽靜的小路,蒼綠的樹木扶疏於兩側,順著步伐,鑲嵌在水泥地上的琉璃剔透, 一閃一閃的歡迎著我們,仰起頭,「平安喜樂」四個喜氣洋洋的大紅字,躺在門楣上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一行人,喜悅滿懷地展開此行的見學。
(圖/張家維)
【災後見學】屏東見學速記2
<屏東見學速記2> 重建中,想像與現實的落差:
高樹大埔「五口井」的參訪紀實
編按/感謝參與此次見學的朋友們,也因為你們的參與,讓這次活動相當成功,而且針對見學的過程與感觸轉化成文字,讓關心八八風災的災區的朋友們,都 有了相 當大的體會,感謝所有人的參與外,因見學所能報名名額較少而不能前來的朋友們,我們深感歉意,但仍感謝所有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我們會持續進行這樣的見學之 旅,請大家繼續關切注意。
此次屏東見學之旅,總共拜訪了五個地方 (高樹大埔合作社、大社達瓦蘭在瑪家農場、平和部落比悠瑪、地磨兒村與蜻蜓雅築、好茶部落在隘寮營區 ),這次文章為高樹大埔合作社,速記分享將由參與此次見學朋友們系列報導,敬請期待。
前情提要之文章連結:
01.【社造學會敬邀】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02.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1>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文、圖/文化環境基金會蔡嘉信/ashintsai@gmail.com)
這次和社區營造學會來到高樹大埔社區,拜訪的是「大埔農產品生產合作社」(以下簡稱大埔合作社)的鍾秋香(以下稱鍾 姐)。此次看的重點放在「五口井」。這 五口井,是去年八八風災後鍾姐向行政院陳情,獲得專案補助款而做的。這筆專款共1250萬,要造五口井,換算成每一口井的造價,即為250萬。以下內容主 要整理自鍾姐現場的談話,整段搬進來的談話內容,是想保留她的說法跟口氣,讓大家也有機會聽聽來自重建現場的聲音。
高樹大埔「五口井」的參訪紀實
編按/感謝參與此次見學的朋友們,也因為你們的參與,讓這次活動相當成功,而且針對見學的過程與感觸轉化成文字,讓關心八八風災的災區的朋友們,都 有了相 當大的體會,感謝所有人的參與外,因見學所能報名名額較少而不能前來的朋友們,我們深感歉意,但仍感謝所有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我們會持續進行這樣的見學之 旅,請大家繼續關切注意。
此次屏東見學之旅,總共拜訪了五個地方 (高樹大埔合作社、大社達瓦蘭在瑪家農場、平和部落比悠瑪、地磨兒村與蜻蜓雅築、好茶部落在隘寮營區 ),這次文章為高樹大埔合作社,速記分享將由參與此次見學朋友們系列報導,敬請期待。
前情提要之文章連結:
01.【社造學會敬邀】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02.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1>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文、圖/文化環境基金會蔡嘉信/ashintsai@gmail.com)
這次和社區營造學會來到高樹大埔社區,拜訪的是「大埔農產品生產合作社」(以下簡稱大埔合作社)的鍾秋香(以下稱鍾 姐)。此次看的重點放在「五口井」。這 五口井,是去年八八風災後鍾姐向行政院陳情,獲得專案補助款而做的。這筆專款共1250萬,要造五口井,換算成每一口井的造價,即為250萬。以下內容主 要整理自鍾姐現場的談話,整段搬進來的談話內容,是想保留她的說法跟口氣,讓大家也有機會聽聽來自重建現場的聲音。
五口井,是在完成一種產業
鍾姐說做這五口井,就是要完成一種產業。在她看來,水井已經不只是滿足農田灌溉的傳統功能而已,在大埔這裡還要與休閒產業做雙重結合。她說:2010/06/04
【災後見學】屏東見學速記1
<屏東見學速記1> 走進現場,看見重生的精彩
編按/學會和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以及在地社區團體共同規劃此次5月災後重建社區見學之旅參訪行程,藉著重建現場的觀察、體驗與學習,和社區的夥伴建立同理心的社會連結,共同思考災後大環境復育與振興的結構問題。
(文/圖:蘇之涵/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我們特別強調,參訪活動的安排是以尊重在地居民與環境的方式進行。我們前往社區是以尊重且平等的方式與社區對話,目的是建立同理心的社會連結,不是高姿態地批評或憐憫社區的重建發展,更不是進入社區推銷某種價值或意識形態。我們希望進入社區傾聽社區的發展情況及需求,深入觀察目前社區所面臨的困難或結構性問題,從災區社區學習、體驗到珍貴的課題,也製造更多未來可能的協力互助交流。
(文/圖:蘇之涵/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我們特別強調,參訪活動的安排是以尊重在地居民與環境的方式進行。我們前往社區是以尊重且平等的方式與社區對話,目的是建立同理心的社會連結,不是高姿態地批評或憐憫社區的重建發展,更不是進入社區推銷某種價值或意識形態。我們希望進入社區傾聽社區的發展情況及需求,深入觀察目前社區所面臨的困難或結構性問題,從災區社區學習、體驗到珍貴的課題,也製造更多未來可能的協力互助交流。
日前所行程規劃內容請按我,分享現場情況請繼續詳看以下。
2010/06/02
我們的一小步,社區協力政策一大步
我們的一小步,社區協力政策一大步-與分區專管團隊及各社造員共勉
(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曾旭正)
如果真的深切體認到「生命無常」的道理,我們會對災難有另一番看法。
因為無常,所以變動是不可免的,但超乎我們預期而對身體或心靈造成傷害的,就被稱為災難,而災難也是不可免的,只是頻率多寡的差別。災難既不可免,可以想見的是,必然在某一時刻我會是受災者,另一時刻我則可能是救災者,也可能是無情的旁觀者。在時間之流中,這三種角色是變動的,受災時會痛苦而期望有人伸出援手;災難擦身而過時,也許本能反應地想去救助。我們不知道何時、何處,我會是何人?
(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曾旭正)
如果真的深切體認到「生命無常」的道理,我們會對災難有另一番看法。
因為無常,所以變動是不可免的,但超乎我們預期而對身體或心靈造成傷害的,就被稱為災難,而災難也是不可免的,只是頻率多寡的差別。災難既不可免,可以想見的是,必然在某一時刻我會是受災者,另一時刻我則可能是救災者,也可能是無情的旁觀者。在時間之流中,這三種角色是變動的,受災時會痛苦而期望有人伸出援手;災難擦身而過時,也許本能反應地想去救助。我們不知道何時、何處,我會是何人?
重建快訊《No. 41》
重建快訊《No. 41》八八重建前哨站。屏東見學速記。523豪雨災情彙整
發行期數:重建快訊第41期
發行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發行期數:重建快訊第41期
發刊日期:民國99年5月28日
發行人:曾旭正理事長
詳細內容請點選連結
http://enews.url.com.tw/cesroc/58252
本期內容:
.【重建觀點】同心協力八八災後重建之前哨站
.【重建現場】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重建消息】523豪雨後災情彙整
【觀點】同心協力八八災後重建之前哨站
前情提要:默契培養、凝聚向心力的開始─八八災後重建工作坊
(文/圖:蘇之涵)
我們希望所有關心八八水災災後重建的朋友們,都能夠一起投入一起關心後續的消息,在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計畫,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與四個在地協力團隊(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團隊、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台東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有機會一起合作,共同為莫拉克災後全台灣的社區重建而努力。
2010/05/18
旗美社大新進社區工作者學習心得─30天的生活觀察
文/旗美社大重建站專員 許蓓璉
〈一〉前言
2009年8月8日,台灣來了一個颱風,當我們正歡呼又有颱風假可以放的時候,此時的南台灣已經造成嚴重的損失與傷害,這是在北台灣感受不到的威力與震撼;暑假期間,北投社大正忙著遷移校舍,忙的不可開交,在校舍重建與南台灣救援間,北投社大發起一項活動:號召學校師生及社區夥伴,一起為校舍重建投入時間與勞力,並將這些時間換算成金額對外募款,這筆款項請旗美社大協助運用在救災用途上。這段過程,我利用攝影機真實的紀錄下來,並上傳公視PEOPO平台、流傳於各校或社區間,除了是想把大家響應募款到災區,積極參與學校重建的活動廣為宣傳,也希望在一個月後,北投社大仍以不同的方式關心南部的風災情形。
一直覺得在救災期間沒有投入救災行動有些遺憾。半年後,我很高興在我決定要換新環境學習新的事物時,有這個機會可以到南部服務,雖然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幫上什麼忙?
〈一〉前言
2009年8月8日,台灣來了一個颱風,當我們正歡呼又有颱風假可以放的時候,此時的南台灣已經造成嚴重的損失與傷害,這是在北台灣感受不到的威力與震撼;暑假期間,北投社大正忙著遷移校舍,忙的不可開交,在校舍重建與南台灣救援間,北投社大發起一項活動:號召學校師生及社區夥伴,一起為校舍重建投入時間與勞力,並將這些時間換算成金額對外募款,這筆款項請旗美社大協助運用在救災用途上。這段過程,我利用攝影機真實的紀錄下來,並上傳公視PEOPO平台、流傳於各校或社區間,除了是想把大家響應募款到災區,積極參與學校重建的活動廣為宣傳,也希望在一個月後,北投社大仍以不同的方式關心南部的風災情形。
一直覺得在救災期間沒有投入救災行動有些遺憾。半年後,我很高興在我決定要換新環境學習新的事物時,有這個機會可以到南部服務,雖然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幫上什麼忙?
2010/05/17
【見學參訪】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邀您一起走入八八災後的屏東重建現場,許多強韌、精采的故事正在發生。
在被洪水沖毀300公頃良田以及整個灌溉渠道系統的高樹鄉高樹鄉大埔社區合作社積極重振社區產業的通路,打造有機釀造村的願景。台24線盡頭屬於重災區的魯凱族阿禮部落,企圖以生態旅遊的模式,聆聽自然山林與祖靈的聲音,找到族人在傳統疆域中作為山林守護者的定位。
對電影「海角七號」裡的琉璃珠有印象嗎?由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的摸索可以看到社會企業」的雛形,他們企圖透過三地門琉璃文化藝術村的主題經營,推動部落特色產業與觀光資源的整合行銷。未來不只要協助達來與德文部落,還要畫出一幅三地門鄉的大觀光整合藍圖。
除了這些在地重建的議題之外,如果走入龍泉營區跟瑪家農場,和達瓦蘭部落促膝對話,可以幫助我們深度了解部落決定是否遷村、原部落劃定特定區域的難題。
以上議題是學會和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以及在地社區團體共同規劃的5月災後重建社區建學之旅參訪內容,邀請您一起參加,藉著重建現場的觀察、體驗與學習,和社區的夥伴建立同理心的社會連結,共同思考災後大環境復育與振興的結構問題。
見學時間:99年5月24.25日
名額有限,有興趣的夥伴,請盡速e-mail您的個人資料、現職、社造相關經歷、對於八八社區重建的想法到karensuekimo@gmail.com,或電洽(02)2393-0629 轉分機218
默契培養、凝聚向心力的開始─八八災後重建工作坊
編按/透過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計畫,我們有機會藉由我們的能力來扮演助人的角色,八八災後重建案所選出的社區營造專業團隊,將由四個分區與專管中心一起輔導與諮詢,在各個社區營造點運作之前,專管中心舉辦工作坊來凝聚彼此之間的向心力,兩天裡有「各分區經驗交流、重建輔導工作的區域合作、借鏡九二一,應用八八災後重建、團隊大冒險時間、團隊精進分享」等活動,來讓彼此之間對於目標更加明確,而且讓未來兩年多的重建工作,文建會、專管中心與公部門三方能形成更緊密的網絡合作。
兩天下來除了分享、借鏡、討論,還有921經驗重建工作者--黃肇新、王元山老師的問題解惑,都讓夥伴們成長不少,甚至最後由外展教育基金會帶領下,透過體驗式學習促進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一個簡單的投球得分的活動,卻讓我們了解到團隊合作、不分彼此的重要性。
(文、圖/胡梓筠、蘇之涵、陳憶潔)
第一天活動在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系館社區營造工作室舉行(左圖),災後社區重建專管中心與四分區工作團隊進行討論(中圖),對於日前審查會的整體情況做分析與檢討。面對災後重建計劃入選的41個社區,四個分區有不同的想法與策略,透過工作坊的形式,分享經驗也做腦力激盪(右圖)。
甲仙重建調查筆記:"希望"是充滿溫情的家
編按/東吳大學思潮研究社(Soochow University Ideology Study Club,簡稱「大研社」),是以關心學生自治及公共議題為主的學術性社團。從「反思社會、關心台灣」出發,大研社希望能夠帶來正義的聲音與進步的力量。今年年初,大研社進駐甲仙災區,他們在甲仙停留了兩個禮拜,對風災過後的甲仙市區以及五里埔,以十人左右的團隊做了一份田野調查,包含歷史、農業、商業面向的記錄。詳細的調查筆記與成果可以參考她們的部落格「甲仙人境」 ,以及大研社發行的「動態觀點-八八水災」。
(文/劉庭娟)
今年一月中旬,八八水災過後的四個多月,我們一群人來到甲仙,一個努力從困境中往上爬的地方。追憶往日的繁華,對比今日寥寥的遊客,世事變化之速,逼得我們不得不低頭。進到五里埔,細數著滾滾的砂石,遙想災情發生之日,令人不勝唏噓。
對於兩個星期在甲仙、五里埔發生的一切,我記憶猶新。濃濃的人情味、農民們的熱情招待、不假修飾的真情流露等等,永遠無法忘懷。在我拜訪五里埔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五里埔居住型態非常鬆散,並不代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疏離的。
(文/劉庭娟)
今年一月中旬,八八水災過後的四個多月,我們一群人來到甲仙,一個努力從困境中往上爬的地方。追憶往日的繁華,對比今日寥寥的遊客,世事變化之速,逼得我們不得不低頭。進到五里埔,細數著滾滾的砂石,遙想災情發生之日,令人不勝唏噓。
對於兩個星期在甲仙、五里埔發生的一切,我記憶猶新。濃濃的人情味、農民們的熱情招待、不假修飾的真情流露等等,永遠無法忘懷。在我拜訪五里埔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五里埔居住型態非常鬆散,並不代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疏離的。
2010/05/04
文建會八八災後社區組織重建審查會徵選
將近兩個星期都在南部奔波,連續由第一分區(嘉義、南投)、第二分區(高雄)、第三分區(屏東)、第四分區(台東)的審查會徵選現場,得到相當多的資訊,請詳看以下報導,依照分區審查會舉行時間先後來介紹。
(文/蘇之涵、圖/胡梓筠)
在台灣最古老的學校之一-高雄縣旗山國小(現為旗山生活文化園區)裡,文建會八八災後社區組織重建第二分區審查會於4/20進行了一整天,14個提案的社區裡,一共有13個社區出席,預計將選出4到10個社區,針對其提案給予補助及輔導,最後的甄選結果將於5/1公佈。
第二分區,也就是以高雄縣受災區為行政範圍的提案以社區組織整備與運作和防災相關議題為大宗,許多社區均提出了義工組織、社區地圖的繪製、防災機制設置與培訓、以及社區文史料的建置等目標。其中也有部分結合當地產業特色的行銷,例如旗山鎮南新社區發展協會的香蕉新樂園與甲仙鄉大田社區發展協會的竹仔鼓文化,現場的成果展示相當吸引目光。
審查過程中,來自不同領域的評審各自以其專業經驗給予發展社區建議,實際操作層面的詢問像是社區活動場地的產權及使用年限、經費預算的使用方式與開支比例、未來社區動員的成效、本次提報企劃與以過往提案的區隔,或是防災機制的完整與落實程度等;而評審也會針對各社區目前所面對的問題給予適當的調整方向,例如社區資源盤點的重要性、社區特色定位、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裡發展重點目標。
社區營造員的角色在本次評選中亦是一大重點,除了提報的書面自傳,如何讓評審們在數十分鐘內對於企劃推動的核心者有進一步認識,對評審們以及甄選社區雙方都是一大考驗。此外,公部門代表對於已經擁有其他單位資源的社區,亦會特別了解其未來多份資源的運用方式,是否能夠妥善安排多份資源也是審核的重點之一。
(文/蘇之涵、圖/胡梓筠)
在台灣最古老的學校之一-高雄縣旗山國小(現為旗山生活文化園區)裡,文建會八八災後社區組織重建第二分區審查會於4/20進行了一整天,14個提案的社區裡,一共有13個社區出席,預計將選出4到10個社區,針對其提案給予補助及輔導,最後的甄選結果將於5/1公佈。
第二分區,也就是以高雄縣受災區為行政範圍的提案以社區組織整備與運作和防災相關議題為大宗,許多社區均提出了義工組織、社區地圖的繪製、防災機制設置與培訓、以及社區文史料的建置等目標。其中也有部分結合當地產業特色的行銷,例如旗山鎮南新社區發展協會的香蕉新樂園與甲仙鄉大田社區發展協會的竹仔鼓文化,現場的成果展示相當吸引目光。
審查過程中,來自不同領域的評審各自以其專業經驗給予發展社區建議,實際操作層面的詢問像是社區活動場地的產權及使用年限、經費預算的使用方式與開支比例、未來社區動員的成效、本次提報企劃與以過往提案的區隔,或是防災機制的完整與落實程度等;而評審也會針對各社區目前所面對的問題給予適當的調整方向,例如社區資源盤點的重要性、社區特色定位、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裡發展重點目標。
社區營造員的角色在本次評選中亦是一大重點,除了提報的書面自傳,如何讓評審們在數十分鐘內對於企劃推動的核心者有進一步認識,對評審們以及甄選社區雙方都是一大考驗。此外,公部門代表對於已經擁有其他單位資源的社區,亦會特別了解其未來多份資源的運用方式,是否能夠妥善安排多份資源也是審核的重點之一。
2010/04/21
重建觀點—遷村還是永久屋?我的土地到底在哪?
(編按/陳憶潔圖/胡梓筠@大愛村永久屋)
-------------------------------------------------
自由時報4/13(二)所刊載
《阿凡達》與慈濟永久屋 @自由時報 2010.04.13 伍杜.米將
週三看到高雄縣杉林永久屋入厝的新聞,將有莫拉克水災的部分災民受到安置,對於慈濟的付出,相信災民們會感恩於心。而週四又看到有原住民團體表達不同,表示希望部落重建而非強制遷出的立場。但個人很擔心這個議題會被有心人操弄成宗教的對抗(因部落的居民多信仰基督教)、居民彼此的對抗(入住與否的不同需求)、政治立場的對抗(藍綠或秋菊)等,所以希望嘗試聚焦一下當中課題,供社會諸君參考。
首先,我們應先了解原住民族的背景。看過《阿凡達》的朋友,應該有許多人會被納美星人與環境連結的土地情懷所感動。事實上,全球各地的原住民族均因土地環境發展出不同的生態智慧與文化內涵,這也是此類電影的故事依據。而台灣原住民族之所以能有特別的文化特質,可以在不同領域感動人(如藝術、體育、演藝圈等)更是基於如此,所以原鄉部落的存在很重要,能維繫族人的土地智慧,傳承自我的文化認同。
但是在災後一百八十七天以來,一直有個聲音被刻意忽略,那就是反對劃定特定區及要求原鄉部落重建。當前的政府政策以強勢推動部落遷出及外地永久安置為唯一選項,拒絕釋出原鄉公有地供重建,利用受災居民的安全與安定之心理需求、以山林保育及慈善事業包裝政策的不正當性,並完全抹殺了原住民族人中繼安置以返回家園重建的意願與機會,直接衝擊各部落甚至族群的傳統主權,故族人抗議的標的在於災後政策措施,不是慈善單位被誤導的義行,請好事者不要操弄視聽,製造無謂的爭端。所以無論是哪個慈善單位、哪個層級政府或哪個政治派別,如果要展現對原住民族的大愛,就請尊重符合原住民族的家園重建訴求,以維繫文化傳承的可持續性。(作者為阿美族,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博士班學生)
遷村之一國兩制 @自由時報2010.04.13 邦卡兒.海放南
南部地區的原住民鄉鎮全部要遷村,並且取得永久屋之後就必須放棄山林土地家園;可是為何中部南投信義鄉神木村遷至永久屋之後,並未失去神木村之土地,仍可繼續使用山地資源,請問這合理嗎?
站在現代政府的了解,要原住民遷村,是「安全」及「經費支出」的思維下做出的政策。但從筆者的思維,應該依「原住民保留地管理辦法」的精神執行。原住民長期的山林生活,完全是「保護使用」的方式管理山林,沒有濫墾濫伐的事故發生。請尊重原住民的生存權,更呼籲政府不要一國兩制對待原住民。原住民失去山林就如同魚失去海洋,如何生存?(作者為布農族、公務員)
後來4/14(三) 莫拉克重建委員會來函,內容如下:
對於自由時報讀者投書「《阿凡達》與慈濟永久屋」及「遷村之一國兩制」,本會澄清如下:
政府政策係鼓勵而非強制居住於安全堪虞土地之民眾遷居,由政府負安置之責,並有相關配套規劃。至於不願搬遷之民眾,鑒於其居住於安全堪虞地區,已規劃有颱風豪雨季節之臨時避難空間,並於汛期前進行防災疏散演練。
安置地點之擇定以安全為第一,並未排除於原鄉家園重建之規劃,目前如高雄縣那瑪夏鄉瑪雅村、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屏東縣牡丹鄉舊高士及中間部落等均為於原鄉規劃永久家園重建基地之案例。
另為考量人民生計需求,並未強制要求自願搬遷民眾放棄原有山區之土地,且接受安置後原山區之房屋雖不能再居住,仍可配合原本適宜農牧使用之土地,放置農作機械器具或產物儲存等供作生產活動使用。
-------------------------------------------------------------------------------
整理結語:
在遷村、原地重建、大愛村這些議題下,有好多言論都一直浮現, 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所訴求的「台灣原住民族的土地保護及復育觀點談國土計畫與復育條例」有自身中心訴求與立場,希望政府能夠正視且盡量採納,災民真正自己開口說想要的,才是災民真正需要的。
※相關條文:
原民會「原住民族聚落遷建計畫」(原民會98.9.23)
國土計畫法草案 民間團體批漏洞多
原民立委團結 抵制國土計畫法
※相關網站: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論壇
※相關文章連結:
遷村?可以多一點溫柔
沒有「一起討論」,如何創造真正的「生命共同體」?
魯凱八項訴求,慈濟是否可能接受?
佳暮族人:不需要用政府的權力跟部落的災民拉扯。
不劃定「特定區域」後,改成劃定「安全堪虞區域」?
不劃定就不協助?梅山村民對政府的疑慮
不棄原鄉,桃源鄉反對劃定特定區域
魯凱青年:不是部落發現的太慢,而是政府隱瞞實情
牡丹鄉永久屋重建工程開工!
中時整版大愛園區報導
據本篇《阿凡達》與慈濟永久屋作者指出,文章是在一起前往杉林鄉大愛村陳情時,由作者所寫並投稿於自由時報,一直未見刊載,在4月中才刊載,晚了60天才刊出,時效性雖然已經過時,但所談論觀點仍值得討論。
-------------------------------------------------
自由時報4/13(二)所刊載
《阿凡達》與慈濟永久屋 @自由時報 2010.04.13 伍杜.米將
週三看到高雄縣杉林永久屋入厝的新聞,將有莫拉克水災的部分災民受到安置,對於慈濟的付出,相信災民們會感恩於心。而週四又看到有原住民團體表達不同,表示希望部落重建而非強制遷出的立場。但個人很擔心這個議題會被有心人操弄成宗教的對抗(因部落的居民多信仰基督教)、居民彼此的對抗(入住與否的不同需求)、政治立場的對抗(藍綠或秋菊)等,所以希望嘗試聚焦一下當中課題,供社會諸君參考。
首先,我們應先了解原住民族的背景。看過《阿凡達》的朋友,應該有許多人會被納美星人與環境連結的土地情懷所感動。事實上,全球各地的原住民族均因土地環境發展出不同的生態智慧與文化內涵,這也是此類電影的故事依據。而台灣原住民族之所以能有特別的文化特質,可以在不同領域感動人(如藝術、體育、演藝圈等)更是基於如此,所以原鄉部落的存在很重要,能維繫族人的土地智慧,傳承自我的文化認同。
但是在災後一百八十七天以來,一直有個聲音被刻意忽略,那就是反對劃定特定區及要求原鄉部落重建。當前的政府政策以強勢推動部落遷出及外地永久安置為唯一選項,拒絕釋出原鄉公有地供重建,利用受災居民的安全與安定之心理需求、以山林保育及慈善事業包裝政策的不正當性,並完全抹殺了原住民族人中繼安置以返回家園重建的意願與機會,直接衝擊各部落甚至族群的傳統主權,故族人抗議的標的在於災後政策措施,不是慈善單位被誤導的義行,請好事者不要操弄視聽,製造無謂的爭端。所以無論是哪個慈善單位、哪個層級政府或哪個政治派別,如果要展現對原住民族的大愛,就請尊重符合原住民族的家園重建訴求,以維繫文化傳承的可持續性。(作者為阿美族,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博士班學生)
遷村之一國兩制 @自由時報2010.04.13 邦卡兒.海放南
南部地區的原住民鄉鎮全部要遷村,並且取得永久屋之後就必須放棄山林土地家園;可是為何中部南投信義鄉神木村遷至永久屋之後,並未失去神木村之土地,仍可繼續使用山地資源,請問這合理嗎?
站在現代政府的了解,要原住民遷村,是「安全」及「經費支出」的思維下做出的政策。但從筆者的思維,應該依「原住民保留地管理辦法」的精神執行。原住民長期的山林生活,完全是「保護使用」的方式管理山林,沒有濫墾濫伐的事故發生。請尊重原住民的生存權,更呼籲政府不要一國兩制對待原住民。原住民失去山林就如同魚失去海洋,如何生存?(作者為布農族、公務員)
後來4/14(三) 莫拉克重建委員會來函,內容如下:
對於自由時報讀者投書「《阿凡達》與慈濟永久屋」及「遷村之一國兩制」,本會澄清如下:
政府政策係鼓勵而非強制居住於安全堪虞土地之民眾遷居,由政府負安置之責,並有相關配套規劃。至於不願搬遷之民眾,鑒於其居住於安全堪虞地區,已規劃有颱風豪雨季節之臨時避難空間,並於汛期前進行防災疏散演練。
安置地點之擇定以安全為第一,並未排除於原鄉家園重建之規劃,目前如高雄縣那瑪夏鄉瑪雅村、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屏東縣牡丹鄉舊高士及中間部落等均為於原鄉規劃永久家園重建基地之案例。
另為考量人民生計需求,並未強制要求自願搬遷民眾放棄原有山區之土地,且接受安置後原山區之房屋雖不能再居住,仍可配合原本適宜農牧使用之土地,放置農作機械器具或產物儲存等供作生產活動使用。
-------------------------------------------------------------------------------
整理結語:
在遷村、原地重建、大愛村這些議題下,有好多言論都一直浮現, 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所訴求的「台灣原住民族的土地保護及復育觀點談國土計畫與復育條例」有自身中心訴求與立場,希望政府能夠正視且盡量採納,災民真正自己開口說想要的,才是災民真正需要的。
※相關條文:
原民會「原住民族聚落遷建計畫」(原民會98.9.23)
國土計畫法草案 民間團體批漏洞多
原民立委團結 抵制國土計畫法
※相關網站: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論壇
※相關文章連結:
遷村?可以多一點溫柔
沒有「一起討論」,如何創造真正的「生命共同體」?
魯凱八項訴求,慈濟是否可能接受?
佳暮族人:不需要用政府的權力跟部落的災民拉扯。
不劃定「特定區域」後,改成劃定「安全堪虞區域」?
不劃定就不協助?梅山村民對政府的疑慮
不棄原鄉,桃源鄉反對劃定特定區域
魯凱青年:不是部落發現的太慢,而是政府隱瞞實情
牡丹鄉永久屋重建工程開工!
中時整版大愛園區報導
萬山部落災後重建的文化產業
(文、圖/胡梓筠)
我負責文建會「莫拉克災後重建社區營造專業團隊」計畫的行政聯繫工作。趁著要到高雄開會,學會為我安排了3天的高雄災區見習之旅,由旗美社大費心規劃我的學習內容。這樣的用意是希望工作人員可以經由實際的探訪和親身體認,縮短遠距的隔閡,避免行政工作的侷限,和在地的團隊發展更好的夥伴關係。
3天下來去了茂林、寶來、大愛村、六龜、新開等社區組織,有的人為了發揚部落的岩雕而獨自奮鬥著、有的人為了爭取重建社區的補助而天天加班寫提案、也有的人為了重建家園放棄在都市工作的機會…。這些人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但他們對於家園的熱愛是一樣的,一談到社區特色就眼睛發亮、侃侃而談,我們的計畫有個很重要的目的便是將這些火種人物聚集起來,提供資訊、提供協助,幫助她們更強大,讓他們知道:重建的路並不孤單。
這次見學之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萬山社區,高雄縣茂林鄉萬山國小舊址,位於萬山社區的最下方,沿路蜿蜒而下,入眼盡是用板岩推疊成的擋土牆,上頭還有刻著傳統圖騰的大塊板岩,不用族人解說,馬上就能知道萬山社區致力發展的特色─岩雕。
進入利用廢棄教室改成的展覽室,萬山社區文史工作者─馬樂把燈光開到最亮,也把石板裝飾內的電力設施都打開,我不是來參觀,只是跟著旗美社大專員做社區訪視,但馬樂說:「只要有人看,我就要呈現最好的狀況」然而卻又隨即苦笑,雖然有人跟我講:『你的作品很精美,但展覽室很不怎樣。』透露出有心但沒經費、沒人力的部落文化傳承工作有多困難。
閒談時,跟馬樂談到最近政府陸續會有災後重建補助方案,有需要可以上網看相關訊息,但他認為跟公部門申請經費常常需要繁複的行政文書、又會有限制,沒辦法全心創作,如果要申請,只想申請最適合的補助。
回到工作室,馬樂一邊刻著他的最新商品─石板薰香台,一邊解說「我把萬山岩雕的傳統圖騰刻在石板上,再和都市流行的薰香台結合」,部落文化傳承應該是一刻不得緩,不能有補助費就才做,沒經費就停擺,所以乾脆將其作成商品,一方面讓外界知道部落文化特色,一方面又能有經濟來源,才能做更多文化工作。
八八風災發生迄今已逾8個月,災後重建有關硬體的政策已陸續到位,接下來重點將會放在生活、產業的重建,社區重建本身就是一個繁雜工作,政府如何將補助案的行政工作減低,不要讓居民精力全消耗在繁瑣的行政文書,而應該是集中在社區重建上,這是社區居民的最大心聲。
走到社區尾端的野溪溫泉,大塊大塊石頭豎立在旁,形成泡露天溫泉的最佳屏障,靠近時才發現有兩、三個居民正在享受溫泉,看到我們好奇的表情,熱情招呼著,不顧剛出浴接觸到空氣的冷冽感,赤裸著上身介紹風災前、風災後泉源所在之不同,然後又帶著我們往村內看,細說著哪裡是鄉公所預定之溫泉地、應該要怎麼找泉源,又不破壞災後脆弱土地的方法,眼裡、嘴裡滿滿都是對部落的驕傲與熟悉。
我們也被這熱情感染,踴躍發言,一來一往你問我答,但一句「甚麼時候動工?」就像盆冷水,澆熄熱烈的討論,居民眼一撇、肩一聳,什麼也沒說的往溫泉走回去。這有著無止盡的無奈。
我負責文建會「莫拉克災後重建社區營造專業團隊」計畫的行政聯繫工作。趁著要到高雄開會,學會為我安排了3天的高雄災區見習之旅,由旗美社大費心規劃我的學習內容。這樣的用意是希望工作人員可以經由實際的探訪和親身體認,縮短遠距的隔閡,避免行政工作的侷限,和在地的團隊發展更好的夥伴關係。
(圖/由村民一同刻畫的岩雕)
這次見學之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萬山社區,高雄縣茂林鄉萬山國小舊址,位於萬山社區的最下方,沿路蜿蜒而下,入眼盡是用板岩推疊成的擋土牆,上頭還有刻著傳統圖騰的大塊板岩,不用族人解說,馬上就能知道萬山社區致力發展的特色─岩雕。
(圖/萬山村所設的公墓)
進入利用廢棄教室改成的展覽室,萬山社區文史工作者─馬樂把燈光開到最亮,也把石板裝飾內的電力設施都打開,我不是來參觀,只是跟著旗美社大專員做社區訪視,但馬樂說:「只要有人看,我就要呈現最好的狀況」然而卻又隨即苦笑,雖然有人跟我講:『你的作品很精美,但展覽室很不怎樣。』透露出有心但沒經費、沒人力的部落文化傳承工作有多困難。
閒談時,跟馬樂談到最近政府陸續會有災後重建補助方案,有需要可以上網看相關訊息,但他認為跟公部門申請經費常常需要繁複的行政文書、又會有限制,沒辦法全心創作,如果要申請,只想申請最適合的補助。
(圖/馬樂堅持要最完美呈現的石板造景裝置)
回到工作室,馬樂一邊刻著他的最新商品─石板薰香台,一邊解說「我把萬山岩雕的傳統圖騰刻在石板上,再和都市流行的薰香台結合」,部落文化傳承應該是一刻不得緩,不能有補助費就才做,沒經費就停擺,所以乾脆將其作成商品,一方面讓外界知道部落文化特色,一方面又能有經濟來源,才能做更多文化工作。
(圖/在薰香台上刻著布農族傳統圖騰的文創工作者─馬樂)
八八風災發生迄今已逾8個月,災後重建有關硬體的政策已陸續到位,接下來重點將會放在生活、產業的重建,社區重建本身就是一個繁雜工作,政府如何將補助案的行政工作減低,不要讓居民精力全消耗在繁瑣的行政文書,而應該是集中在社區重建上,這是社區居民的最大心聲。
走到社區尾端的野溪溫泉,大塊大塊石頭豎立在旁,形成泡露天溫泉的最佳屏障,靠近時才發現有兩、三個居民正在享受溫泉,看到我們好奇的表情,熱情招呼著,不顧剛出浴接觸到空氣的冷冽感,赤裸著上身介紹風災前、風災後泉源所在之不同,然後又帶著我們往村內看,細說著哪裡是鄉公所預定之溫泉地、應該要怎麼找泉源,又不破壞災後脆弱土地的方法,眼裡、嘴裡滿滿都是對部落的驕傲與熟悉。
我們也被這熱情感染,踴躍發言,一來一往你問我答,但一句「甚麼時候動工?」就像盆冷水,澆熄熱烈的討論,居民眼一撇、肩一聳,什麼也沒說的往溫泉走回去。這有著無止盡的無奈。
八八災後社區組織重建審查即將開跑
(整理/蘇之涵)
行政院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提案收件終於告一段落了!先提供大家一些統計與初步分析。
1. 數量
目前文建會一共收到65件提案,其中以第一分區的提案數量最多,文建會依實際提案情形,預計在各分區選出四到十個重建社區。
收件詳細情形如下:
第一分區(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及臺南縣):22件
第二分區(高雄縣):14件
第三分區(屏東縣):19件
第四分區(台東縣):10件
2. 質量
根據文建會所公佈的補助項目與條件,各社區的企劃應包含「社區重建」與「社區營造員」兩項,而目前提案內容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
1) 社區組織整備與運作:培育社造人才、動員社區人口與資源、經營社區內部情感
2) 防災相關議題:講座、演練、資源整備、社區地圖、災後環境重建等
3) 社區文化歷史發展:地方歷史文化的溯源以及紀錄保存,還有許多透過社團、工作坊等活動重建災後社區人與人和人與環境的關係。
4) 產業活動:結合社區既有資源、重新包裝行銷、或是開發新產業等
3. 審查日期:當天由每個報名的申請單位簡報
4/20 第二分區(地點: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4/22 第四分區(地點:台東縣南島社大發展協會)
4/23、4/24 第一分區(地點:嘉義南華大學、竹山鎮立圖書館)
4/25、4/26 第三分區(地點:屏東潮州鎮公所)
待審查會議召開完畢,我們會再帶回現場的第一手消息。
行政院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提案收件終於告一段落了!先提供大家一些統計與初步分析。
1. 數量
目前文建會一共收到65件提案,其中以第一分區的提案數量最多,文建會依實際提案情形,預計在各分區選出四到十個重建社區。
收件詳細情形如下:
第一分區(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及臺南縣):22件
第二分區(高雄縣):14件
第三分區(屏東縣):19件
第四分區(台東縣):10件
2. 質量
根據文建會所公佈的補助項目與條件,各社區的企劃應包含「社區重建」與「社區營造員」兩項,而目前提案內容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
1) 社區組織整備與運作:培育社造人才、動員社區人口與資源、經營社區內部情感
2) 防災相關議題:講座、演練、資源整備、社區地圖、災後環境重建等
3) 社區文化歷史發展:地方歷史文化的溯源以及紀錄保存,還有許多透過社團、工作坊等活動重建災後社區人與人和人與環境的關係。
4) 產業活動:結合社區既有資源、重新包裝行銷、或是開發新產業等
3. 審查日期:當天由每個報名的申請單位簡報
4/20 第二分區(地點: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4/22 第四分區(地點:台東縣南島社大發展協會)
4/23、4/24 第一分區(地點:嘉義南華大學、竹山鎮立圖書館)
4/25、4/26 第三分區(地點:屏東潮州鎮公所)
待審查會議召開完畢,我們會再帶回現場的第一手消息。
2010/04/08
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補助作業要點 【4/10截止收件】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協助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地區以社區營造的力量凝聚災區民眾社區意識,訂定「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補助作業要點」。本要點已於2月26日發布,並函發至原住民委員會、內政部社會司及各縣市政府。
本補助作業要點以培育社區人才及協助社區重建為主要目的,分為「社區重建」及「社區營造員」兩大部分,補助社區組織營運設備租用、文史紀錄調查、社區地圖繪製、產業調查及營造員薪資等項目。配合本補助作業要點發布,文建會已於3月10日至22日分別於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高雄縣、屏東縣及台東縣辦理分區說明會,說明補助原則及後續操作重點。後續預計甄選25至40個社區協助重建工作。
本補助作業要點自即日起至4月10日止受理提案申請,補助對象為上述7縣內並經所在地政府機關立(備)案之社區組織及民間團體,包括社區發展協會、地方文化團體組織、財團法人、社會福利團體及以社區營造為宗旨之基金會、學會等。有意申請者,即日起可於本會網站、台灣社區通 (sixstar.cca.gov.tw)下載相關文件。如欲進一步瞭解補助內容及作業程序,請電洽文建會第二處洪芷如小姐02-23434101。
連結請按此
本補助作業要點以培育社區人才及協助社區重建為主要目的,分為「社區重建」及「社區營造員」兩大部分,補助社區組織營運設備租用、文史紀錄調查、社區地圖繪製、產業調查及營造員薪資等項目。配合本補助作業要點發布,文建會已於3月10日至22日分別於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高雄縣、屏東縣及台東縣辦理分區說明會,說明補助原則及後續操作重點。後續預計甄選25至40個社區協助重建工作。
本補助作業要點自即日起至4月10日止受理提案申請,補助對象為上述7縣內並經所在地政府機關立(備)案之社區組織及民間團體,包括社區發展協會、地方文化團體組織、財團法人、社會福利團體及以社區營造為宗旨之基金會、學會等。有意申請者,即日起可於本會網站、台灣社區通 (sixstar.cca.gov.tw)下載相關文件。如欲進一步瞭解補助內容及作業程序,請電洽文建會第二處洪芷如小姐02-23434101。
連結請按此
2010/03/26
【說明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營造專業團隊徵選案(導讀)
導讀:
(文/陳憶潔)
莫拉克風災是台灣進50年來最嚴重的風災,造成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縣、屏東、台東等縣市都造成許多民眾流離失所,也引起其他民眾關懷和對土地上關注。
經過921重建經驗顯示,唯有讓社區自主自發的社區營造意識,才能真正激發社區能量,走出不斷弱化的惡性循環,勇敢面對災難陰霾,化災難為契機,為社區重新找到新生之路。
針對日前行政院文建會計畫之「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補助作業要點」,補助受災區域之社區提出社區重建計劃,支持「社區重建」及「社區營造員」二大項目的經費。「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營造專業團隊徵選案」近期在各個地方專管中心都已經動身起來,在今年三月份至各地舉辦說明會,希望能夠讓各個受災地都能夠獲的此訊息,讓專業顧問團與當地的工作團隊協助輔道重建社區,促進社會的資源和第一線的社區需求購過這個雙重平台綿密交流,讓重建社區不孤單。
受災區分為四分區,分別為南投、雲林、嘉義、台南(第一分區)、高雄縣(第二分區)、屏東縣(第三分區)、台東縣(第四分區)。整體計畫由2010年3月到2012年7月止。專管中心負責統籌協調各分區進度、整理分析重建經驗、對外聯結、捲動更多社會資源參予重建。
接下來依照各區分享之相關現場畫面做報導
說明會>第一場次
說明會>第二場次
說明會>第三場次
說明會>第四場次
*相關文件下載:
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補助作業要點 word檔案
社區重建補助作業要點PPT檔案(潘品言提供)
行政院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補助作業要點說明會場次一覽表
(文/陳憶潔)
莫拉克風災是台灣進50年來最嚴重的風災,造成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縣、屏東、台東等縣市都造成許多民眾流離失所,也引起其他民眾關懷和對土地上關注。
經過921重建經驗顯示,唯有讓社區自主自發的社區營造意識,才能真正激發社區能量,走出不斷弱化的惡性循環,勇敢面對災難陰霾,化災難為契機,為社區重新找到新生之路。
針對日前行政院文建會計畫之「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補助作業要點」,補助受災區域之社區提出社區重建計劃,支持「社區重建」及「社區營造員」二大項目的經費。「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營造專業團隊徵選案」近期在各個地方專管中心都已經動身起來,在今年三月份至各地舉辦說明會,希望能夠讓各個受災地都能夠獲的此訊息,讓專業顧問團與當地的工作團隊協助輔道重建社區,促進社會的資源和第一線的社區需求購過這個雙重平台綿密交流,讓重建社區不孤單。
受災區分為四分區,分別為南投、雲林、嘉義、台南(第一分區)、高雄縣(第二分區)、屏東縣(第三分區)、台東縣(第四分區)。整體計畫由2010年3月到2012年7月止。專管中心負責統籌協調各分區進度、整理分析重建經驗、對外聯結、捲動更多社會資源參予重建。
接下來依照各區分享之相關現場畫面做報導
說明會>第一場次
說明會>第二場次
說明會>第三場次
說明會>第四場次
*相關文件下載:
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補助作業要點 word檔案
社區重建補助作業要點PPT檔案(潘品言提供)
行政院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補助作業要點說明會場次一覽表
【說明會現場】第四分區「台東縣」
第四分區四場說明會的現場實況報導(依照各災區所提供之資料作呈現,而有不同的顯示方式)
-------------------------------------------------------------------------------
第一場3/15 上午@嘉蘭場
圖/說明會現場實況
圖/說明會現場實況
圖/說明會解說中
圖/參予人員勇於提問
圖/說明會現場
圖/說明會實況
第二場3/15 下午@金崙場
圖/文建會代表 張科長惠珠及林美珠研究員 說明補助作業要點重點
圖/第四區主持人劉炯錫院長災後社區重建案例經驗分享
圖/社區幹部、代表人踴躍討論
圖/社區幹部、代表人踴躍討論
第三場 3/16 上午@大鳥場
(文/學會秘書長楊志彬)
台東大鳥部落,八八災後重建社區補助說明會。社區圖書室裡空間不大,約十三四個人便坐滿了。絕大多數是原 住 民。有騎摩托車一個多小時從知本來參加的人,也有一位從去年九月之後便由台北下鄉來協助原鄉重建的外地人。都是關心社區重建的有心人。大家約了願意提案申 請補助的人22日下午到金崙一起討論如何寫企劃書。我跟協辦團隊說,人多人少不是重點,企劃書的好壞也可以透過我們的協助來改善。要緊的是,能聚集ㄧ群想 爲社區做事的人,好好努力三年。台東雲厚天涼,但雲影隙縫天光很亮,空氣很好,充滿期待。
圖/社區幹部踴躍參與說明會
圖/文建會代表報告作業要點
圖/專管中心協同主持人楊志彬執行長也蒞臨指導
第四場 3/16 下午@海端場次
圖/社區幹部前來聽取說明
圖/社區幹部前來聽取說明
圖/社區幹部前來聽取說明
災後社區重建提案培力工作坊 活動剪影
99.3.22/下午 地點:賓茂國小電腦教室
圖/第四區主持人劉院長與會社區伙伴介紹
圖/楊秘書長指導災後社區重建提案培力工作坊
圖/輔導團隊與社區代表共同學習討論
圖/輔導團隊與社區代表共同學習討論
*學員心得整理:(文/杜佩玉)
1、有關營造員的學歷資格,對大部分的社區而言有困難,但經過說明會及輔導協助溝通後,稍微能理解了!
2、有關組織的提案資格部分,如大竹村的富山雖是重點災區,但尚無立案組織,如需提案需與大竹社區發展協會溝通協商,或請提供其他建議辦法!
3、有關各社造員的課程訓練地點選擇,目前將溝通是否以擇中辦法,建議以金崙地區為優選點,或請提供其他建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