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伙
八八家鄉守護平台 社區重建網
【貼心小建議】閱讀作伙時,螢幕解析度至少1024*768,才能看到完整的頁面唷~
2011/04/08
【重建專題企畫】社區重建、小校再生與轉型之一:九二一與新校園運動
【重建專題企畫】社區重建、小校再生與轉型之一:九二一與新校園運動
(文、圖/蘇之涵)
政大教育系鄭同僚老師幾年前針對偏鄉小校再生所做的研究提到,不可抗力的天災人禍,例如九二一大地震、大水患乃至學童的意外事件,都可以視為小校創新發展的催化劑,這些外部的壓力,可促使學校與社區真實面對大規模內外改變的處境,進而有某些創新作為。莫拉克風災從前年發生迄今,文建會所支持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計畫中,數個需要遷村的社區開始思考小校重建與創新的議題,透過這一系列的文章,我們希望從社區營造的角度,理解社區重建、學校與社區三者之間的關係。在這個系列中,我們簡單回顧九二一的校園重建經驗,然後進一步思考社區營造如何協助小校重建,最後透過幾個莫拉克災後重建社區的案例,理解校園重建目前的進度。
如果說十二年前的九二一是大破,隨之而來,由民間團體與建築專業團體發起的新校園運動就是一種大立。破除以往公共工程建案的工程品質不佳且塞紅包等弊病,教育部大刀闊斧地採用最有利標,讓一批年輕有理想的建築師,打破過去傳統的校園空間配置,由使用空間的老師、學生、社區居民們,與建築師共同討論出新校園的樣貌,一所又一所充滿生命力的校園在原本倒掉的地方又重新站了起來。在開放而多元的空間裡,學校不再是制式的教室、操場、司令台、跑道、圍牆,而是草地、苗圃、討論空間,讓孩子可以親近的空間,社區居民可以使用及參與的公共空間。
(圖/水尾國小走廊配色活潑,木質的教室門框)
南投縣埔里鄉的水尾國小,由日本象集團規劃,今天所看到的學校:活潑的配色、綠建築的標準、沒有操場也沒有跑道、木質地板、打通的教室,這些都是建築師與當年學校老師談出來的結果。老師的需求是什麼?理想的教學環境是怎樣?…這些問題在工程施作前一次又一次的討論,而討論出來的結果便成為日後建築設計的準則。例如,學生要脫鞋的木質地板,管理、衛生、長期保養都是老師們爭辯的主題,最後仍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創造出讓孩子們喜歡來上課的空間。
(圖/水尾國小的教室,每班的學生人數約十人,木質地板,與隔壁間教室相通)
南投縣信義鄉的潭南國小,當年由浩然基金會認養,姜樂靜建築師負責規劃,在40公尺乘70公尺的地上,蓋出揉合布農族傳統的現代建築。在校地不足的侷限下,學校的跑道環繞著建築物,而建築師以部落的家屋為藍圖,讓孩子進入校園有進入傳統的感覺,二樓還保有傳統的小米倉空間,經過討論後,改為知識的小米倉-學校圖書館。最重要的是,校園裡還有讓大家可以一起圍著討論的空間,而非傳統的大禮堂、學生集合場。
(圖/水尾國小多功能空間,可以打球、可以上課、可以做為集合場,未明確定義的空間,增加想像與功能性)
從社區營造的角度而言,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經常是密不可分的。透過與學校的合作,社區意識與在地文化深耕在孩子們身上,再帶進每一戶人家,帶動家長與社區居民。重大天災對弱勢的偏鄉小校來說,是打擊,但也可能是轉機,社區營造可以是一種方法,在轉機的時刻,讓教育這件事,無論是軟體或硬體,都有機會更貼近人與社區。
(圖/國小裡有許多像這樣的空間,由師生共同命名,可以用來上課、討論、休憩、聊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查看行動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