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小建議】閱讀作伙時,螢幕解析度至少1024*768,才能看到完整的頁面唷~

2010/05/17

甲仙重建調查筆記:"希望"是充滿溫情的家

編按/東吳大學思潮研究社(Soochow University Ideology Study Club,簡稱「大研社」),是以關心學生自治及公共議題為主的學術性社團。從「反思社會、關心台灣」出發,大研社希望能夠帶來正義的聲音與進步的力量。今年年初,大研社進駐甲仙災區,他們在甲仙停留了兩個禮拜,對風災過後的甲仙市區以及五里埔,以十人左右的團隊做了一份田野調查,包含歷史、農業、商業面向的記錄。詳細的調查筆記與成果可以參考她們的部落格「甲仙人境」 ,以及大研社發行的「動態觀點-八八水災」。
(文/劉庭娟)

今年一月中旬,八八水災過後的四個多月,我們一群人來到甲仙,一個努力從困境中往上爬的地方。追憶往日的繁華,對比今日寥寥的遊客,世事變化之速,逼得我們不得不低頭。進到五里埔,細數著滾滾的砂石,遙想災情發生之日,令人不勝唏噓。

對於兩個星期在甲仙、五里埔發生的一切,我記憶猶新。濃濃的人情味、農民們的熱情招待、不假修飾的真情流露等等,永遠無法忘懷。在我拜訪五里埔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五里埔居住型態非常鬆散,並不代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疏離的。

在五里埔,一處檳榔攤前,我每次上五里埔,都會看見,很多農民聚集在那裡聊天,小憩。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熱絡的、緊密的。居民間會交換彼此種植的蔬菜,交換家庭間的八卦,甚至還會對獨自居住的老人給予關懷。這是他們長久下來所建立起的「生活默契」。

當地的居民都擁有自己一方小小的土地,那是他們的天堂,他們在田地裡打發時間。而五里埔的居民大多是較年長的阿公阿嬤,他們透過在田裡頭勞動,來揮灑生命的汗水。即便苦,那是他們對於生命的堅持,對於土地的承諾。

另外,我發現五里埔的房屋建材大多為鋼筋水泥建成,仍有少數人家保有傳統建材製成的土角厝,而土角厝的形式有單伸手、三合院。而且,屋子前有寬闊的空間可以讓孩子自在的奔跑、使不論熟識或不熟識的人,拉張小凳子就能夠無拘無束的聊起天來。

我相信,小林村從前一定也是這樣的熱絡。但是突然來了個風災,被迫離開,同時原本的生活型態被破壞,失去親人的傷悲之餘,還得重新去適應所有的外在事物。一切的紛擾,造成小林村民們心力憔悴。

風災後,小林居民都想重建家園,但因情感與現實條件,分別選擇在「五里埔」與「其他地」重建。今日重建為選擇「五里埔方案」者,選擇「其他地」者,政府原本希望居民能夠入住慈濟杉林大愛村,但居民仍希望能如五里埔方案,是單獨基地完整重建,因此婉拒入住大愛村,仍在持續為自立重建努力中。當初,我在造訪五里埔時,我也看到了將被徵收為永久屋的土地,那些土地有些是農地,有些是廢耕的土地。
其實住在五里埔的少數居民是從小林村搬下來,而過去,五里埔的居民在參與小林平埔夜祭時和小林村村民亦有所互動。我認為將永久屋建於五里埔的計畫是不錯的想法,可以在相似的生活圈中,找到安定的力量,這也是一種災後重建。

近日,霧台鄉原住民拒絕入住大愛村一事,讓社會大眾想起了當初在八八災後婉拒搬入高雄大愛村的小林村。大家對於災民們拒絕慈濟及政府的美意,不願入住永久屋,感到相當的不諒解,大家一徑的指責災民。然而,在指責的當下,大家失去了同理心,在未經討論,任由外人策劃的家,根本不是真正的家。家應該是溫暖的、家人們都對它有認同感。但災民們的家,已經被當成一種「公益品」來製作了,如此,只會淪為冷冰冰的建築物罷了。

在八八水災後,小林村被沖毀,居民無法繼續住在原本的家,即使這塊土地埋葬了我們的親人,令人肝腸寸斷,它還是我的家。我們都想要生活在這裡,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

◎相關連結:

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介紹─【重建消息】甲仙人境:東吳大研社學生們的災後行動

部落格網站【甲仙人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