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小建議】閱讀作伙時,螢幕解析度至少1024*768,才能看到完整的頁面唷~

2010/06/20

【災後見學】屏東見學速記4

<屏東見學速記4>家河生變,瑪家農場
前情提要之文章連結:
01.【社造學會敬邀】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02.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1>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03.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2>重建中,想像與現實的落差:高樹大埔「五口井」的參訪紀實
04.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3>地磨兒部落與蜻蜓雅築

(圖、文/戴佩玲-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專任助理)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一首是咱們都嚷嚷上口的兒歌,形容著家週遭的環境,而你我的家又是如何呢?是否你也可以描述自己的家?是在都會中的高樓集合住宅,還是在那黃橙橙稻穗中的農舍呢?抑或有一天,你的家消失了,你又會如何呢?

家就是每一個人的庇護所
家是一個生活模式的群體基本單位,兼具著起居、娛樂等生活機能。在每一個不同的群體,會衍生出不同的空間生活模式與序列,不論是從原始生活已火為中心的向 心型空間配置,或是歐洲注重前廳─大廳─主寢室序列的拉丁系住宅,到集合住宅的住居模式,從單一到群體,人會依照文化與生活,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住居空間。 而由這些無數單位家的組成,便會形成一個聚落、一個群體。

 圖/瑪家農場樣品屋

族群文化反映在建築空間
台灣原住民也應映在地的氣候與地理條件等,建構出符合地域性的聚落組織與生活模式,主要分成穴居與平地式住屋,除了自家可供給日常生活的居室外,更有聚落 的公共場域,在公共空間中具備教育、祭典、娛樂等,與部落生活息息相關的機能與空間。如好茶部落,所描述的社群聚集空間─青少年、婦女空間,不難看出這些 空間的存在,是為了族裡青年與老年的生活技藝傳承所設立,像原住民的編織,便是婦女傳授著少女利用一些植物(苧麻),經由取下莖去了葉,刮出纖維,經過日曬和水洗,再利用植物染色,就成為織布的麻線。而這樣社群聚集的空間就像學校一樣,遍及各年齡層的學習領域,不論是誰都可以在這空間中學習這些老祖先的智慧與經驗,儼然這裡就是一個大家庭。

風災後所賦予的空間規劃是什麼?
在八八風災後,無情的風雨摧毀了南台灣無數的家,好茶部落的家也在兩次的大雨中流逝了,隨著進入隘寮營區的生活,也期盼著部落能夠重建,而瑪家農場是他們新的希望,是他們未來的「家」,他們也為自己的大家庭規劃著藍圖目標:

圖/瑪家農場空間安置

短期:凝聚部落的共識,讓分裂的家園,再次團聚。
中期:重建部落的共同的教育空間,讓祖先的經驗與文化得已傳承。
長期:重建產業並串聯資源,建立起各部落的產業資源平台;同時也守護山林與文化

但 如今瑪家農場的規劃圖,看不到原住民部落的生活空間文化,看到的是美國近郊的社區規劃方式,而不是我們原住民族群聚落的方式。如果你在抬頭看那樣品屋的建 築形式,你看到那老虎窗嗎?看到那外牆用水泥黏著的石版嗎?混雜許多的方式,就是看不出與部落文化得相關性。從規劃圖所得知瑪家農場沒有部落傳統的公共空 間,那不是他們學習教育的空間。而這樣的規劃配置,與他們的文化與產業似乎是脫軌的。

如果看到的是專業者空中做設計的態度,而不是謙卑的向原住民取經,或是細膩的去對部落進行田野調查研究,而呈現出這些規劃沒有顧及原本族群的生活方式。加上建造人員自以為的說因為工程日期的限定,現在規劃不足的地方,未來在改進,這就是台灣建築的專業,令人為之心痛。

 圖/建造人員解說建構圖

快速的重建是好的嗎?部落準備好了嗎?更何況這塊農場集結來自不同地方的部落,沒有留下原本部落的文化空間,反之用輕率想快速交差的態度來面對這個部落。 如果可以一開始就詳盡參考在地涵構,不會看到這樣的基地配置圖,也不會看到明明自稱是永久屋,卻是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台灣的高溫多雨,室外材料的挑選本 應該將氣候納為考量,但在這看不出專業,看到的是一種沉重的心痛。

當好茶部落,赤著腳丫的小女孩,拉著我的衣角,拿著他想跟我分享的書本,看著他的微笑,想著他未來住進的地方,想著原本該屬於他們的文化與空間被抹滅了,原本該是他成長歷程,珍貴的學習資產,如今被誰剝奪了呢?

半夜回到家中,雖然多了些爭吵聲,但我們是幸福的,流不出眼淚的夜裡,這一趟旅程獲得的是滿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