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小建議】閱讀作伙時,螢幕解析度至少1024*768,才能看到完整的頁面唷~

2010/06/20

【災後見學】屏東見學速記3

<屏東見學速記3>地磨兒部落與蜻蜓雅築
 前情提要之文章連結:
01.【社造學會敬邀】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重建見學之旅@屏東
02.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1>走進重建現場,看見重生的精采
03.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屏東見學速記2>重建中,想像與現實的落差:高樹大埔「五口井」的參訪紀實


 (文/張家維-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所研究生/台灣環境行動網學生理事/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chiawei0616@gmail.com )

三地門,顧名思義是「三地之門」,是水門、三地、北葉三個排灣族村落的聚居地,位處平地和山地的交接處,絕妙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親切又好記的地名。排灣族有 三寶,陶壺是孕育祖先的聖器,有祖先就會有男人和女人,男人就是青銅刀,也稱作男生的柺杖;剔透有光澤的琉璃珠則代表女人,而「排灣族女人的生命和琉璃珠 是綁在一起的,有著說永遠不完的故事……」,此次藉著社造學會屏東見學的機會,悄然地拜訪這個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探訪這美麗村落所蘊含的美麗故事。

一 下車,映入眼簾的是印有「蜻蜓雅築」四個大字的別緻木牌,拐個小彎兒踏進一條幽靜的小路,蒼綠的樹木扶疏於兩側,順著步伐,鑲嵌在水泥地上的琉璃剔透, 一閃一閃的歡迎著我們,仰起頭,「平安喜樂」四個喜氣洋洋的大紅字,躺在門楣上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一行人,喜悅滿懷地展開此行的見學。

(圖/張家維)

(圖/張家維)

地磨兒-外地年輕人的歸屬落腳處
到了蜻蜓雅築工作室,順著階梯到了二樓的「唯一咖啡」,認識了一位年輕新朋友—小瑋。小瑋對三地門鄉環境的熟悉以及對未來願景擘畫的熱忱,很難不覺得他是 在地經營許久的社造員,但據他說自己是去年八八風災後才第一次踏進地磨兒部落,純粹是在電視看到八八風災的災況,覺得自己該付出些什麼,丟下考證照的教課 書,獨自一人跑到災區盡心力,而這麼一待,就是將近一年。

在地磨兒,小瑋和一群來自各地工作室的年輕人結識,在這莫約10到15青年人 中,有原住民也有漢人,他們共同組成一個三地門鄉的部落青年自救會,起初在災情告急時發揮了救災應援的功能,將三地門鄉的自救會作為一個入口,將救援物資 等資源做一合作與整合,為重災區(例如:德文部落、達來部落)的補給用品配送站。後來這10幾位年輕人隨著災情的暫歇,大部分回到了原本的工作崗位,而自 救會的調性漸漸開始轉而討論社區的發展,至今仍每半個月或每個月開會討論,自救會的凝聚力也是小瑋這一個外地人,離不開地磨兒部落的魅力所在。

 (圖/蔡嘉信)

聽著小瑋娓娓道來一路上誤打誤撞的心路歷程,以及對三地門鄉的一些想像:「達來部落可以作為生態旅遊村,現在已經試辦了幾次,部落裡面有舊石板屋群,可以 作為民宿,德文部落想原地重建部落農場,不過路況不佳是問題所在……。」從這裡,似乎看到了社區力量的另一種展現,一個外地人也可以展現在地的力量,是可 以如此這番的紮根與經營,或者更應該說,一樣是社區經營的園丁,同樣的關懷這片土地,我們已分不清孰為外地人、孰為本地人,他們都是熱愛三地門鄉的一家人。

起源於夢想,和琉璃有著永遠都說不完的故事......
大夥聊著聊著,不知怎麼地,施秀菊老師自然而然的走近桌緣和大家打招呼,(按:第一次看到施老師本尊讓我覺得很緊張,原本完全沒有心理準備要見大人物阿, 不過施老師親和力十足,緊張不安很快的消除了…) 施老師一身高雅素樸,流露藝術家的氣息,燦爛的笑容和清秀短髮很搭,有著女高中生的稚氣,澄澈明亮的眼神,堅定的話語和充滿希望的神采深深吸引著大家,說 真的,坐在施老師身旁,很難不目不轉睛地看著她,似乎有種力量默默地牽引著。

 (圖/蘇之涵)

早先在學校當老師的施秀菊,有著穩定的工作,沒負債且又有穩定的薪水,由於一直以來很傾心於文化藝術,原本開始投入於琉璃珠的工藝是在圓自己的夢,早期草 創時員工不到10人,經營15年之久才漸有起色,但爾後在時節因緣下創辦了蜻蜓雅築工作室,工作室至今已邁入了27個年頭,從興趣做起的施老師,這一、二 十年下來肩上無意間地多了份使命和社會責任,如今,蜻蜓雅築工作室撫育著三十幾個家庭,當初草創組織的共事過程,回想起來施老師仍感動縈繞在心。

(圖/蘇之涵)

當我們問到海角七號電影帶來的影響時,施老師表示部落的朋友也很訝異電影帶來如此大的影響力,施老師打趣著說:「那時候都沒日沒夜的趕工,都沒睡覺呢!」 的確,如此大的一個工作室實在不及準備這樣的觀光需求。雖然海角七號的帶動讓老師欣慰地覺得是魚幫水、水幫魚,但也感慨的指出,海角七號後,真正賺錢的其 實是商人,把三地門的珠子帶到大陸去,在那邊模仿製作後整批帶回台灣傾銷,但蜻蜓雅築的琉璃珠藝品最大的價值在於:他的無法複製以及無可取代,每一顆琉璃 珠都是純手工燒製,而上面綴飾的繩結更是出自於部落年輕人的巧手。

雖說如此,施老師並不氣餒,從言談中聽到了她對台灣文化美學精神提升的想像,唯有提升我們的精神面才得以和商人的利慾有所抗衡。

  (圖/蔡嘉信)

年輕人的舞台永遠在原鄉
說到琉璃珠和部落的年輕人,施老師神采奕奕的笑說:「我實在有太多太多講不完的事情!」起初建立起工作室便是想著利於部落的年輕人,因為這是一種可以帶到 任何一個原鄉的永續思維。施老師不僅想帶給部落年輕人希望、機會和一個永遠的舞台,更想要做一個示範,只要素材是取自於當地,原鄉的舞台便會一直存在,這 是她一路走來堅定的信念。

很早就看到部落的問題,或者是說施老師心疼部落年輕人的處境,他們讀的書往往高不成低不就,也不是科班出身、不 是高科技新貴或低級勞力,比部落的中高齡人更可憐,年輕人的信心多半在這種漂浮過程中消磨掉了,施老師主動的建立一個由下而上發展的場域,就是想帶動當地 年輕人,原本他們不會參與部落的事情,但給他一件事情去做,年輕人就會覺得自己是部落的一份子。「他們的舞台在哪裡?年輕人的舞台永遠在原鄉阿!」

原 鄉的自我發展和覺醒,是施老師所期盼的。「這是我的理想,我覺得不是不能做,而是試著做,而且也做起來了。」在技藝培養的過程中,讓社區部落的弱勢家庭學 得謀生能力,而在不斷的教導和訓練訓中,部落年輕人瞭解自己是不能被別人複製,每個人有自己的特質,更是別人所不可取代的。施老師努力地向下紮根、向上發 展,並殷切盼望甜美的果實可以和部落的每一位朋友共享,在「用訓合一」的規劃下,藉由長者的帶領、長者的智慧,也藉著年輕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原鄉的文化得 以不斷地綿延下去。

施老師覺得對於部落的年輕人,就是要讓他學習、讓他成長,給他機會、給他希望,他們在原鄉找到舞台,部落的人口就不會流失,「我有太多夢想了,我真的要好好活下去。」當施老師說出這句話時,一旁的我發覺她的眼眶有些濕潤。

 (圖/蘇之涵)

  (圖/蔡嘉信)

浪漫。理想。赤子之心
施老師說:「排灣族女人的生命歷史跟琉璃珠是合在一起的,講浪漫一點,琉璃之美,是因為經過火焰的淬練,我們的生命之所以美,是因為跟琉璃一直有說不完的 故事。」用滿溢的浪漫情懷來打造部落的舞台、經營文化的延續,施老師形容自己很浪漫、充滿著理想,但總是保持著赤子之心。

這麼不畏艱難的 走下去,為的是把人留在部落裡,因為這樣部落才有希望。另外,每一個地方的地域、地貌、特色都有不同,每個原鄉都很美,都可以發展在地的東西,這些東西不 是外在加諸的,施老師現在行有餘力也協助達來部落的「黑鳶計畫」,提到達來的老鷹、餵養老鷹的經驗和故事,施老師眼神發亮、笑容特別燦爛,純真的赤子之心 表露無遺。

「我就是要做有希望的事情,我可以大聲說,這就是我們該走的路。」

在這位樂觀積極的圓夢者說:「我就是要做有 希望的事情,我可以大聲說,這就是我們該走的路。」從她身上看到了琉璃珠般的浪漫柔情,更看到一個女性的堅忍與韌性,不過,我還是覺得她的笑容總是燦爛到 讓人覺得稚氣未脫。施老師不怕辛苦,她說要跟自己邀功,因為這是她自己願意做的!並且打趣著說:「現在有八十八分啦,八八水災後有八十八分,然後長長久九 就有九十九分!」

  (圖/蘇之涵)
 (圖/蔡嘉信)

要離開前,施老師像小女孩般地跟大家開了個小玩笑:「我先說喔,你們想我的話,我都不負責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在後續了路途中我不斷回想在蜻蜓雅築的 種種畫面,三地門鄉實在有太多美麗的故事,心想我一定會再回來的,而且是在不久後的將來,會這麼的迫不及待,可能是因為對施老師的想念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