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智慧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顧問團發起人/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董事 )】
居住在台灣山區以及東部的台灣原住民族,千百年來即以部落自給自足的組織形態存活;遇到紛爭或戰事,才結成區域型的部落攻守同盟,以應付危機。所謂「民族」的概念乃20世紀之後,始被定義出來,並非具有嚴密組織型態的團體。等到原住民族進入國家體制,和台灣其他族群成為同一個國家的國民,不過區區百年的歷史,更何況成為中華民國的國民,只有短短一甲子。
在這種歷史背景底下,88水災後,長久以來國家體制與台灣其他族群與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的隔閡,以及彼此之間缺乏信任,與溝通的機制、管道等問題,都在這次災後深刻地呈現出來。尤其,災難之後的原因追究、資源分配,以及牽涉到重建與土地規劃等等,對於處境艱難的弱勢族群,十分不利。
整體來看這次中南部地區受災的原住民族,依今日對於部族的分類,有魯凱、鄒、布農、排灣,以及平埔族等5個族群,但是若以部落數字而言,則粗估將近50個部落。其中,約有20個部落已經離開原鄉居地,面臨是否要遷村的危機處境,可謂台灣原住民族空前的災難。
同時面對人數相差甚大,文化與組織型態也有所差異的眾多部落的需求,確實需要一套完善而周延的規劃,才能避免珍貴的族群文化,逐漸流失。其中,除了平埔族大武壟群所居的小林村,遭到毀滅性的影響之外,若以受災的規模而言,人口總數約只有一萬人的魯凱族,有八成的村落受災,一半的族人已經離開原居地而被安置在臨時的收容機構中,族人已經產生「魯凱族何去何從?」的高度危機意識。
在此危機意識底下,所幸,行政首長霧台鄉長相當認同與支持,魯凱族人歷經流離失所的第一個月之後,展開了歷史上前所未見的組織行動。一個團結各受災部落的「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已經逐漸成形。
目前,這個重建聯盟正在尋找適合的工作地點,族人青年都很願意加入工作行列,然而緊急需要人事費用加以支持,此外,辦公桌椅、電腦資訊設備、甚至各部落聯繫所需的汽油、電話費等等,對於僅存一身衣物就倉促離開部落的族人,等於一切從零開始,面向一個不可知的未來。
和九二一大地震時相較,十年來,原住民族的主體意識相對來說提高許多,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目前除了魯凱族以外,各族群因應危機而生的新的自我組織架構正在形成當中,亟需有經驗的社造團隊挹注資源,並給予經驗上的分享和協助。但是協助之中,也請正視族群之間歷史文化的隔閡與差異,若能藉此危機,轉為增進異民族間相互理解、彼此扶持的契機,則台灣人民幸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