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絡人:歐蜜‧偉浪0985072926 (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幹事) / 蔡季勳 0935157170 (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
9月10日,吳敦義院長組成的新內閣就要到位上任,民間社會最大的期待就是新內閣要做好未來災區重建的艱鉅工作。八八風災發生一開始,劉內閣在救災過程中所表現的荒亂無章,反應了行政官僚的傲慢與無能。為平息民間輿論的強烈批評,行政院在一週內匆促地通過了「莫拉克災後重建條例」。這個由專家和官僚所訂定的上位政策,配合大型民間慈善團體所提供的永久性遷移居屋方案,災民尚處在驚魂未定的重大災變之隙,就要被迫做出是否遷村以及是否接受永久屋的決定,使原住民陷入了更大恐慌與集體焦慮,同時,逃避山林毀損、治水錯誤的致災責任。
劉內閣因為88風災中第一時間救災工作的不及格而退場,新上任的吳敦義內閣面臨之前遺留下來的錯誤重建決策還有一次補考機會。因此,我們邀請了災區、原住民、人權以及環保團體在新內閣就任的第一天,聚集在台大校友會館,就目前災後重建措施種種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考題,要求新內閣要針對災區部落、社區與公民社會的提問提出具體回應。人民將用雪亮的眼睛,等著看吳內閣是否會勇於面對考驗,是否會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原住民部落面對迫切危機,展開自救,共同提出三大考題:
一、 你是否要尊重災民的主體性,回到以部落/社區為主體的重建模式?
前閣揆劉兆玄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上提出,安置受災戶以提供永久住屋為原則。重建條例促通過後,由政府協議價購或徵收方式取得土地,以無償提供慈善團體興建安置住宅地上建築物。現在政府隱身幕後,由企業及慈善團體主導,透過地方系統的安排,讓個別受災戶只能在永久屋與六個月的租屋津貼之間作選擇。這種以慈善團體為平台的重建模式,很明顯地讓原住民災區的部落內部分化,造成原住民族滅村的慈善暴力。重建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投注人力與經費協助災區部落/社區重建委員會基層組織的發展,以凝聚共識討論部落未來的出路。要重建的主體是部落,不是個別家戶,安置、重建的協商,一切應以部落為溝通對象。地方行政(縣、鄉、村)為協助服務角色,不能代表部落做決定。
二、 原住民不斷呼喊:「我們要回家!」你聽見了沒有?
感謝慈善團體愛心,但「永久屋」絕不是目前災民最需要的東西。眼前最重要的是先把中繼性安置做好,以穩定災民生活,銜接長期重建工作。救援與安置應注重時效,重建則需慎重全盤考量,其涉及部落族群文化,環境生態長遠發展,不可急就章!此時提供平地上的永久屋只是逼迫受災部落立即作出遷村決定,卻也將讓部落永遠消失。遷村原則應為「離地不離村、離村不離鄉」,依據原住民部落生活領域傳統規範選擇。
三、 你是否要在原居地的安全鑑定過程,應遵守資訊公開,在地參與的模式?
莫拉克災後造成許多地區土石崩塌,或有安全之虞,將來究竟是否可以繼續安居開發,狀況仍不明朗。馬總統9月2日曾向災民表示,已指示內政部加速安全評估,七天之內公布初步鑑定報告。居民安遷與否,究竟該如何才可能有合理的答案,七日內完成鑑定報告其品質結果令人不敢想像。在國土計畫法、國土復育條例、海岸法等國土三法都還在待審未確定的狀態下,經建會即將出爐[八八風災區域重建綱要計畫」,將全國災區分為十五個重建區,再依據「國土科學鑑定報告」,將土地使用分成:禁止開發、限制開發與其他地區三級,然而這些分類,除了有國土計畫高度的保育觀點,更需要有在地災民代表的參與、納入社區觀點。冒然片面地強加「安全性評估」,並據以規劃遷村重建,只會掩飾人為疏失或掩蓋真正問題。
盼望新內閣能夠放下前內閣包袱,針對議題,歸零檢討,提出、做出痛改前非、令人耳目一新的回應。
主辦單位: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聯盟
連署團體:台灣原社、鄒族青年行動聯盟、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原住民族非政府組織聯盟、、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長老教會泰爾雅中會、泰雅族馬里光、基那吉部落聯盟、台灣農村陣線、綠黨、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行動網、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青年95聯盟、勞工陣線等、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台灣民間聯盟、台灣社會論壇….. (擴大連署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